搜索公眾號 “律視在線” 關注 丨 精英律師團免費支招
▼律視在線丨留給孫子一套房,孫子不懂法痛失房產
律 『視』 在 線 主 講 人丨 姜 德 福 律 師
▼ 案情導讀:遺產乃親情和睦的定時炸彈
“遺囑”作為公民處分財產的形式,越來越被普通家庭接受,盡管內容往往是以一頁或者幾頁紙表現出來,但往往涉及到巨額財產的轉移和重新分配。今天律視在線姜德福律師用一個現實生活中發生在普通家庭的案例再次說明“遺囑”在設立和執行過程中的重要性。
胡姓老夫妻有三個子女,名下有兩套房產,孩子中老大和老二均無房,老三有自己的房產。老大一家三口居住在老人的一套住房里,老二和兩位老人共同生活居住在老人的第二套住房,同時負責照顧老人的生活。
在2009年兩位老人年事已高,準備立下遺囑:初步想法將第一套也就是老大一家居住的房屋給老大。第二套房產給老二,另外將積攢的存款給老三。
老人將自己的立遺囑的想法與老大溝通時,老大表示:最好直接將第一套房屋給他自己的兒子繼承,兒子已經成年,馬上要娶媳婦,名下有房好搞對象,將房產給孫子繼承可以減少一次房產辦理過戶手續的程序和費用。老人接受了大兒子的意見,便按初步想法起草了遺囑,一套房子給孫子,一套房給二兒子,儲蓄存款給老三。
2013年兩位老人相繼去世,就老人遺留的兩套房產和儲蓄,老大、老二、老三均未提出辦理繼承。直到2015年老二提出按照遺囑辦理房屋繼承時,需要老三簽字,與老三產生了分歧。不得已老二通過訴訟將老三告上了法庭:請求要求按照遺囑繼承第二套房產。訴訟過程中因為涉及到兩位老人的兩套房產都是遺產,都涉及到繼承,老大的兒子作為原告參加了訴訟,法院追加了老大作為被告。
▼ 爭議焦點:老大兒子是否有權利繼承遺產
老大的兒子是否可以根據老人的遺囑享有繼承權,老三的觀點認為:老人是在2013年去世,老人去世后老大的兒子作為老人的孫子不是法定繼承人,盡管老人有遺囑,但老人的孫子沒有在老人去世后的2個月內提出要求按照遺囑接受遺贈,已經失去了權利。
針對老三提出的這個問題,法官詢問老大的兒子什么時候知道的爺爺作出的遺囑,老大的兒子回答:在爺爺奶奶寫遺囑后就知道了;法官繼續詢問:老人去世后是否提出要求按照遺囑辦理房屋產權的變更過戶手續,老大的兒子回答:爺爺去世后,因為手頭有遺囑,認為房子即使不過戶也已經是自己的了,而且過戶還需要很大一筆過戶費,就沒有提出要求過戶的問題。
▼ 法院判決:駁回老大兒子的遺囑繼承權利
法院經過了幾次庭審后,最后做出了判決:第二套房產由老二繼承;第一套房產由老大、老二、老三按照法定繼承共同繼承,駁回了老大的兒子提出的按照爺爺遺囑繼承第一套房產的訴訟請求。
《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繼承法》第十條規定: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 律視在線:受遺贈人2個月內主張權利
遺囑繼承先于法定繼承,就是如果有遺囑的話,按照遺囑繼承;孫子不是法定繼承人;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其中沒有孫子女、外孫子女。逝者的向上隔輩是法定繼承人,但向下隔輩不是法定繼承人;
公民可以將自己的財產交給繼承人以外的人和組織,但這些人和組織不是法定繼承人,而是受遺贈人;受遺贈人需要在知道繼承事實發生時的2個月內主張受遺贈權,而且必須是以積極的方式主動提出要求行使權力,否則的話,這個權利就喪失了。
本案中胡姓老人的遺囑是有效的,但老大的孫子不是法定繼承人,而是受遺贈人,是有權按照遺囑接受遺贈的,但應當在老人去世后2個月內主動提出繼承房產。但因為其2年后才行使權力,受遺贈權已經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