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亞洲銷售女神徐鶴寧老師的一篇文章《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看完你明白一切!》,應該說多多少少有益于提升我們的財商指數,特分享其中的經典故事與些許感悟。
文中提到有個窮人在佛祖面前抱怨社會不公:“為什么富人天天悠閑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天天吃苦受累?”佛祖問其:“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窮人說道:“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干一樣的活,如果他還能成為富人,我便不再抱怨。”佛祖點頭,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他一樣窮的人,并給了他倆一人一座小煤山。窮人和富人一起挖煤,這樣的起點非常的公平。但接下來的故事將如何演變發展呢?大家一起來看看,相信會很有意思。
窮人平常干慣了粗活,上午就挖好一車煤拉去集市賣錢,又買了一大堆好吃的犒勞自己。富人沒干過重活,挖得滿頭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換來的錢只買了倆饅頭。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繼續挖煤,富人卻去集市雇了倆人幫忙挖煤,一上午功夫就挖走好幾車,富人把煤賣了,又雇了幾個苦力,挖的速度更快了。一段時間過去,窮人只挖了煤山一角,賺來的錢也花得所剩無幾,而富人卻挖光了煤山,賺了許多錢,并投資其他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這個故事給我們以深刻啟示:“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學會借別人的力,借團隊的力,借平臺的力,你便能找到神秘的杠桿支點,去撬動你想要的世界!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更多更好地借到力?我想,這首先需要營造并活在充滿愛的關系里。我們唯有和身邊的人關系和睦、和潛在的合作者關系親密,當需要借力時,左右逢源才會變得更容易。反之,關系弄僵了,不僅得不到正向的助力,反而會遇到許多阻力甚至是反作用力。
愛出者愛來,福往者福返?!爸灰巳硕极I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賣力者與借力者的不同,往往在于財商觀念的不同。觀念一變天地寬,貧與富的差別也往往存在于心中有愛與心中無愛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