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逐漸走入無現金社會后,錢包這個東西似乎也不再是生活必需品,無需隨身攜帶。那么問題來了:不帶錢包,各類證件就不方便隨身攜帶,尤其是身份證,當我們隨時隨地需要證明“我就是我”時候,是不是只能傻眼?
這個萬年大難題終于得到解決了,關鍵詞是“微信身份證”。
日前,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區分局、騰訊、建設銀行等10余家單位,發起的“微警云聯盟”在廣州南沙成立。活動現場,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還現場簽發全國首張“微信身份證”網證。
據悉,網證目前僅在廣東省試點,預計明年1月就能向全國推廣。
問題1: 怎樣領取網證?
方法一:搜索微信小程序“網證CTID”,刷臉通過驗證后,即可線上獲取黑白版身份證網證。不過,目前非廣東省內的網友還不能進行操作,只能等待小程序在其他地區上線。
方法二:下載微警認證App,掃描線下可信終端設備二維碼,設置8位身份證密碼后,刷身份證即可獲取彩色身份證。
問題2:兩種網證區別是什么?
我們可以把微信網證看成是“低配版”,微警認證App網證則是“高配版”。兩種身份證使用場景是有差別的:
“低配版”網證可在一些不算很正式的場合證明“我就是我”,比如在網吧實名登記。
“高配版”網證可運用于一些需要嚴格規范認證的場景,比如工商注冊登記,應用場景更貼近實體身份證。
問題3:網證在現實生活場景中真能吃得開嗎?
網證是依據《居民身份證法》,通過國家“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簽發,與實體身份證芯片唯一對應的電子文件,是國家法定證件級身份認證,具有絕對真實性和有效性,可用于線上、線下等眾多要求實名制的應用場景。
市民申請成功后,可以把網證放進微信卡包里。出門只需帶上手機,誰要讓你證明“你就是你”,立馬掏出手機給他看。
問題4:會不會觸發各種隱私安全問題?
其實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首先,網證的驗證過程不會在互聯網空間傳輸或存儲公民隱私信息,全程都由AI系統自動比對用戶信息,誤判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要知道,人眼識別比對的誤判率可達百分之十五。
再次,網證在手,大家無須攜帶實體身份證辦理相關業務,更無須留存身份證復印件,減少第三方直接接觸身份證信息的機會,反而更安全。
最后,使用網證辦理業務時,對方不需采集市民身份證信息,而是直接接受來自公安部數據庫的核對反饋,此時反饋信息已經加密,外界是無法破解的。
問題5:萬一手機不慎丟失,別人會不會直接獲取自己的身份信息?
這點也不必擔心。
首先,每次出示網證的時候,都需要通過二級驗證,即刷臉認證。別人即使拿到你的手機,不能通過二級驗證,依然無法獲取身份證信息。
而且,手機丟失后,大家只要重新設置8位數字的身份證密碼即可,這樣原先的網證就會自動失效。
這樣看來,網證一定會是一個便民利民,且萬無一失的法子。小編個人只希望,如果網證試點成功,一定要盡快在全國推廣,這真的是剛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