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梅花,枝干是最主要的。因為在一幅梅花構圖中,枝干是主要部分,它的造型決定構圖和布局。所以,畫梅花要多練習畫枝干。梅花枝干一般大干多曲,小干多直,枝節(jié)明顯。畫大干多用側、逆、散鋒。畫梅干多從嫩枝起筆,因筆剛蘸濃墨,筆鋒合攏;其后,筆頭的墨色變淡,水分變少,順勢畫出老干,易出現(xiàn)飛白,呈現(xiàn)潑辣、蒼勁有力的筆墨。 同時畫樹干和根部要注意梅樹的皴法與渲染法,并掌握好樹干和枝的關系,皴老樹干和根時,先用焦墨皴 ,再用淡墨、干墨皴,最后再用淡濕墨渲染。 老干的畫法 梅樹老干蒼老蟠曲是梅樹的主體,是表現(xiàn)梅樹性格特征的主要部分。應著意畫出它“曲似龍,堅如鐵”的堅強剛健氣質。用勾勒法表現(xiàn)最生動。 勾勒法 1、用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硬毫提斗筆從暗面入筆,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 2、為了表現(xiàn)老干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的手法。 3、暗面一側畫好之后,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干的主體形態(tài)。 4、勾勒出遠端梅干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xù),以顯示筆意的靈活。 5、遠近兩枝梅干逐漸靠近,注意梅干的走勢和空間狀態(tài)。 6、畫細枝嫩莖時,行筆用濃墨中鋒,柔中寓剛,線不宜澀滯,長線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體現(xiàn)嫩莖的“韌”和“俏”。 7、最后,染淡墨色,增加梅干的體積感。注意墨色的濃淡變化,染色的時候可勾勾點點,作細微的調整。 用石獾和鼠尾一類的二號硬毫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 畫老梅樹根時要根據(jù)整體畫面來決定根的盤旋度,并且樹根盤旋度要有牢牢生于地面之感。 勾皴法 運用沒骨法畫梅干時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fā)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對行筆當中出現(xiàn)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后通過罩色來全其神貌。 沒骨法
1、用大斗筆,先在筆上蘸淡墨,然后在筆鋒上麵濃墨,從畫面左下角入筆,至右上角收筆,注意行筆的輕重緩急。
2、添加一株老干,兼用潑墨和破墨法,墨色稍淡于前一株梅干,以體現(xiàn)前后關系。
3、用枯筆發(fā)枝,呈“之”字形橫向生長,點出老樁。
4、以潑墨法和破墨法生輔枝,呈“Y”字形。
5、繼續(xù)添加輔枝,輔枝上再生新枝,新枝挺拔俊秀。
6、添加更多輔枝和新枝,枝枝生發(fā)。最后用濃墨點出苔點,并進行細微的調整。一株用沒骨法繪制的梅花枝干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