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時,德國文藝復興時期,出了3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的畫家丟勒,格呂內瓦爾德,荷爾拜因。而以丟勒最為著名。他是一位,銅版畫家,建筑家兼油畫家。他的作品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這一雙手,畫得十分精彩。這是一雙飽經風霜的手。據說是一個窮人家的哥哥,自己也喜歡畫畫,為了供養自己的弟弟學畫而去做了鐵匠,當弟弟學成當了畫家以后,哥哥這雙手再也不適合拿畫筆了。此畫為銅版畫,也是素描(一切單色畫都叫素描)。 看到這么精彩的素描,人們可能會忘記它上面畫的骨骼肌腱,肌肉,血管,皮膚,只覺得這是一雙充滿生命力的手,一雙原本是學藝術人的手,但是現在卻是一雙掄大鐵錘的粗糙的手。為培養自己的弟弟而做出了無私的奉獻的手!(如果這個故事是確有其事的話)從這雙手里我們可以想到很多。。。。這就是藝術作品給人的精神享受。誰能說它不美呢?! 丟勒的素描作品歷來被為視為寫實主義繪畫的典范,被無數藝術學子作為學習的范本。它不但造型嚴謹精準,對解剖,結構,體積,質感等等造型因素有非常嚴格的表現,而且一點不拘板,畫的很“松動”,有很強的表現力。請看那個鼻子,與上唇之間的空間感,你怎么看都覺得是有一 段距離的。再看那胡子,畫得很蓬松,質感,立體感都出來了,還畫得那么自由與豪放。而周圍的衣服,帽子和右手則處理得比較虛。突出了中間的臉與胡子。 更重要的是作品把老人的沉思的精神狀態表現得很生動。從這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我們看到的不光是技術,技巧,更可以看到大師對人生的思考,這體現了一種人文主義的精神。 從以下這些素描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出,丟勒的基本功是多么的精彩。除了令人驚訝的技術,技巧,更重要的是畫得非常生動,富有表現力。這就是藝術的感染力! 西方寫實的繪畫就是要在平面上創造出3度空間的幻覺的一個畫種。其根本的秘訣就是素描的功夫。所以,如果您想畫好寫實的繪畫,那就把素描的基本功打打好,把造型的基本功練好了,再加強其它方面的修養,您就可以如魚得水了。 阿爾布雷特·丟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 ,德國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少年時曾追隨父親習藝,他對繪畫表現出特殊的才能,13歲時就能逼真的畫自己的肖像,19歲時為父親所畫的肖像已充分顯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與達·芬奇遙相呼應。 下面這幾張雖說是著了色的,但是它的根本還是嚴格的素描。它與中國畫的工筆畫不同,它還是用明暗光影的辦法去表現各種繪畫的元素。畫得既嚴謹而又大氣。有很強的表現力。 油畫 〈亞當與夏娃〉 丟勒現存的作品有1000余件,包括版畫、油畫、水彩畫和素描。其中,以版畫最具影響力。他還是世界上最早創作水彩畫的畫家之一。 丟勒博學多才,不僅是畫家,而且是數學家、機械師、建筑學家,他發明了一種建筑學體系,創立了筑城學理論。作為美術家,他刻苦探索新的美學原理,在透視法和人體解剖學方面卓有成績,著有《繪畫概論》和《人體解剖學原理》。
丟勒還是一位油畫家,這是他18歲時候畫的自畫像。
這也是他的自畫像,他對于繪畫的鉆研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請注意,他對每一 縷頭發的空間距離都做了細心的研究。
油畫《四使徒》
在德國,丟勒享有很高的聲譽。自1815年始,全國每年都要舉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爾布列希特·丟勒節》。1840年,政府在他的故鄉紐倫堡樹立起一座丟勒的雕像。這是德國為藝術家設立的第一座公共紀念碑。德國近年出版的有關丟勒的書籍和畫集高達數十萬冊,并翻譯成多種文字遠銷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