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大促已經落下帷幕。作為經濟復蘇后的首個電商大促,今年618火藥味格外濃烈,百億補貼似乎已經成了標配,所有平臺都在強調自己的價格是全網最低,大家各自為營,不斷向對方的腹地深入,淘寶天貓和京東積極向短視頻、直播等內容領域挺進,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則加速電商化。在輪番補貼攻勢下,這次618也被稱為“史上最卷”年中大促。和去年一樣,今年618各大平臺仍然未公布GMV(成交總額),而是開啟了以品類為核心的陣地戰。像淘寶天貓就曾表示:今年的目標不在GMV。他們更看重用戶和客戶的價值,重點聚焦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怎么樣幫助更大規模的商家,聚焦中小商家;第二個方面:怎么樣更好的吸引消費者購買。
從各平臺宣傳和準備來看,今年電商大促競爭尤為激烈,尤其是數碼家電領域,618一直是消費者最重要的3C數碼品類煥新時節自618。據京東618戰報顯示,今年618期間,40系顯卡游戲筆記本和Mini主機成交額分別環比增長超5倍和3倍。AR設備、2TB及以上固態硬盤、折疊屏手機成交額同比增長分別超5倍、4倍和3倍。4K投影儀、開放式耳機、軌道插座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200%。
而自618開啟以來,拼多多百億補貼已經連續投入150億優惠券為消費者發放福利。在此之前,拼多多百億補貼還先后上線了“數碼家電消費季”“家電超級加補”“電腦超級加補”“手機加補專場”等系列活動,對手機、家電等品類進行重點傾斜。淘寶今年更是在蘋果天貓官方旗艦店首次直播帶貨。????????????????????????????????????????????????????????????????????
大促結束后,多家電商平臺表示增速超預期,根據第三方星圖數據顯示,2023年5月31日20: 00-2023年6月18日24: 00,綜合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累積銷售額為7987億元,去年這一數字是6959億元,前年為5784億。其中,綜合電商平臺銷售總額達6143億元,天貓、京東、拼多多排名前三;直播電商累積銷售額達1844億元,抖音、點淘、快手分列前三位。不過即便如此,本屆618整體還是并不理想。雖然直播電商增長還在繼續,但是相比于去年124%成績,增速明顯放緩。
唯一的共同點是,這一次大促所有平臺都不約而同的將價格競爭放在了第一位。畢竟在日以繼日的宣傳和刺激下,消費者已經對購物節顯現出一定的疲態,如果優惠和補貼沒有符合他們的預期,就不會輕易下單,而且大家對于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當所有平臺價格都差不多的時候,產品、品牌、品類等都會影響用戶購買,包括下單前的產品咨詢,購物體驗,以及下單后的履約能力等。
就在618剛落下帷幕,一場關于阿里的震蕩剛剛開始。繼京東換帥后,阿里也迎來管理層變動。6月20日,經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同意,張勇將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職務,此后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CEO,同時繼續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
前不久阿里巴巴剛宣布“1+6+N”組織變革,如今隨著張勇的卸任和蔡崇信、吳泳銘的上任,阿里“創始人”們正在進一步回歸要職。曾經的“老人”再次被推到核心位置。這也說明,現階段的阿里面對外部各項壓力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
在《晚點 LatePost》的報道中,許久不露面的馬云回來了,領著阿里一幫管理層開了一個會。他判斷,今天阿里面對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回歸”淘寶。馬云強調,淘天集團當前面臨的競爭局勢十分嚴峻,一個企業從行業標桿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夠了,互聯網行業這個速度可能更快。 這不僅讓我想到上一次劉強東回來的時候痛批團隊迷失了方向,部分高管醉心于PPT,談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談成本、效率、體驗太少。
當時劉強東一句話為京東指明了未來方向,點明低價、效率的關鍵作用,上線“百億補貼”,強調“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這一次,馬云也為淘天集團指出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馬云表示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認為淘天在組織上應該進一步扁平化。馬云判斷,當前國內經濟下行、消費信心不足的情況還會持續,因此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回歸淘寶”。
隨即,6月20日中午,阿里巴巴官方公眾號發出一篇“以全新姿態奔向未來”的內容,張勇宣布卸任,一場內部震蕩從此開始。這封內部信中出現最多的就是改革和創新。張勇提及了阿里巴巴集團今年3月啟動的“史上最大自我變革”——1+6+N”組織變革,在他看來,“這次變化不僅對公司、對我個人都是另一個新階段、新旅程的開始。”而這些變革背后,正是阿里面對時代變化的緊迫感。
對于張勇的卸任,看似是正確也實屬無奈。還記得當時馬云宣布退休時曾說過,“交由張勇接棒管理阿里,是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彼時的阿里猶如一頭巨獸,氣勢磅薄,穩坐電商第一把交椅。彼時的中國互聯網行業也剛剛經歷流量紅利下的爆炸式規模擴張。然而沒多久關于阿里的一系列負面消息接踵而至,再加上三年疫情,阿里便迎來了有史以來最艱難時刻,原來的穩反而成了阻礙其前進的包袱,原本大家所追求的消費升級和中高端市場突然間失去了支持。拼多多的崛起和直播電商的瘋狂,讓消費越來越理性,對大促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小,低價成了常態。
面臨持續的增長乏力、強勁對手與低迷股價,阿里此時的穩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因此,“變”成了其上半年最為顯眼的一個關鍵詞。抓住時代機遇非常重要,一系列密集的組織架構變動及管理層調整動作的背后,是阿里當下優勢地位愈發不明顯的隱憂。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已經深入人心,且不斷擴大著消費影響力,而抖音、快手通過電商直播帶來的“全網最低價”,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危險已經逼近,阿里、京東這兩個老對手難得有了共識。
在網購用戶總量已經趨于天花板的情況下,“價格”依然是電商或者零售行業最為直接且最有效的武器。
當顛覆者成為被顛覆者,壓力之下,領導者對于整個節奏的把控變得很重要。這或許也是張勇不太擅長的地方。2015年,張勇出任阿里巴巴CEO,彼時正是消費升級的時代,淘寶傾斜了大量流量給天貓以扶持品牌商家崛起,阿里也因此獲得了更多商業化收入。然而時過境遷,中小商家被推倒了舞臺中心,價格力成了最好的戰斗力,馬云判斷,當前的情況還會持續,因此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 “回歸淘寶”。“回歸淘寶”意味著,淘天集團未來會用更大的力度扶持中小商家。618成了最好的試金石。???????????
早在大促之前,淘天集團CEO戴珊便提出“用戶為先、生態繁榮、科技驅動”三個戰略關鍵詞,“生態繁榮”可以理解為,淘寶天貓不僅要扶持品牌方,也要讓中小商家回流到淘天體系,提高商品的豐富度。與往年大促集中于品牌滿減不同,淘寶今年明顯加強了對中小商家的扶持,首次上線了中小商家專屬“618”營銷通道:淘寶好價節。這是電商史上第一次為中小賣家定制的營銷IP。
這次變革,馬云的態度很明確,體量上要變得更小,更薄,更垂直,將每個業務攤開,該獨立的獨立,該聚焦的聚焦,抓住每一個發展窗口,提高核心業務的競爭力。正如張勇之前說過的,“今天的阿里巴巴,已成長為多業務、多業態的超大型組織,這些業務特質不同,面臨的市場環境不同、客戶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只有解綁各個業務,讓他們各自奔跑,才能發揮各自最大的創造力。
黃金時代永遠在我們前面,而不是后面。只要在競爭中生存,就必須永遠保持戰斗的姿態。隨著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的崛起,如何提高既有用戶的黏性、轉化率以及復購率,成為當下競爭的關鍵。一方面要拿起價格武器,一方面還要在玩法上有所突破,給中小商家和用戶持續帶去驚喜。?????????????????????
總之,這場變革比想象中更快,更深遠。阿里的反擊,才剛剛開始。
據全員信披露,未來,阿里巴巴集團將成為面向未來的創新孵化器,探索、發現、孵化、培育更多創新業務,重構公司發展形態和想象力空間。馬云曾說:“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謝4個人——孫正義、楊致遠、金庸和蔡崇信。”而和蔡崇信搭檔的是“十八羅漢”中的另一位成員——吳泳銘,曾歷任B2B、淘寶、支付寶等多個重要業務的CTO,同樣有著豐富投資經驗,他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這家公司,并有足夠的威信推動變革落地。只有組織變敏捷,決策鏈路變短,響應變快,企業才能適應快速變化和高度競爭的市場。兩位老將出馬,也讓外界看到了阿里積極求變的決心。
至于張勇也沒有離開,而是全身心投入阿里云智能分拆上市,專注阿里云的發展,持續提升阿里云的行業競爭力與全球競爭力。在他看來,未來對于人工智能應用的需求非常大,目前所有行業,包括制造業、交通業、金融業等等,毫無疑問會在AI加持下不斷升級。當然有些行業和崗位會受挫,但是技術不斷落地,舊的行業消失,新的行業出現。一個數字經濟的新階段,正在向我們走來。
馬云曾在2000年年底確定了公司的第一個愿景目標——活102年,如今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是當年的“七劍下天山”,還是現在的“1+6+N”,阿里只是選擇了在合適的時機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畢竟,只有自我突破,才能開創未來。而變革的目的正是為了增強作戰能力。
如張勇所說:“整個阿里巴巴正以全新姿態奔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