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莊子名言名句200句


莊子名言名句

1、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魚被困在陸地上,相互用嘴吐氣,用吐沫相互沾濕,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2、仁義之端,是非之途。

3、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4、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名是相互傾軋的原因;智是相互斗爭的手段。兩者是兇器,是不能夠盡行的。)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

6、“彷徨乎塵垢(世俗)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像莊子這樣的知識分子與生產勞動脫離,所研究的東西也太清虛消極,其個人的成就雖偉大,但對民族卻是杯具。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莊子·人間世》

8、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爭之器也。

9、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

10、寡不道以歡成有德者能之。

11、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

12、朝受命而夕飲冰。《人間世》(更多莊子名言盡在“習古堂國學網”)

13、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14、“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橋)之上,莊子曰:鰷魚出入從容,魚之樂也。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魚,安知(怎樣知道)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是直覺(神遇)主義者,惠子是名家的邏輯主義者,他們的思維方式當然不一樣。

15、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17、“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謂坐忘”(不奔走操勞,去掉聰明才智,忘掉肉體,摒棄知識,到達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叫做坐忘)——一個“忘”字,是中國人處理人生危難的絕招。

18、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摘自:短美文www.duanmeiwen.com

19、“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危害身體,捐棄生命)以殉物(犧牲于外物),豈不悲哉”——–莊周主張“物物而不物于物”(駕馭外物而不被外物駕馭),其思想超越了時代。西方只在近代才有類似的思想。

20、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21、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22、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德充符》

23、存己而后存人。

24、生有涯而知無涯。

25、“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莊子此語的意思是,不以長壽為樂,不以早夭為悲,不以通達為榮,不以窮困為恥。隨遇而安,知天樂命,使國人喪失了進取心。

2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27、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齊物論》

28、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

29、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莊子·知北游》

30、蓋之如天,容之如地。

31、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生主》

32、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無用之用

33、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山木》

34、“形(肉體)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盤,這大概是東方人的悲觀主義吧?

35、偃鼠飲河,但是滿腹。

36、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37、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天地》

38、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39、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能夠保身,能夠全生,能夠養親,能夠盡年。《養生主》

40、魯酒薄而邯鄲圍。

41、“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白馬跳過縫隙),忽然(一晃而過)而已”——西方人相信天堂,印度人相信循環再生,中國人只相信現世,所以,我們經常感嘆生命短暫。

42、見笑于大方之家。

43、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齊物論》

44、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德充符》

45、“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與野獸共處,而不驚動獸群;與飛鳥共棲,而不驚動鳥群)——諱跡韜光,深謀大略,不惹人注目,這是典型的中國智慧。

46、“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47、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列御寇》

48、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人間世》

49、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山木》

50、不以物挫志。——《莊子·天地》

51、“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賢才,不重用能人。君上如樹枝無心于上,百姓如野鹿無拘無束)——蒙昧時代是莊子的理想社會,他為什么不致力于構筑新的自由社會?中國人缺少創造性嗎?

5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生主》

5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5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55、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莊子·讓王》

56、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5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58、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養生主》

59、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60、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61、緣督以為經,能夠保身。

6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63、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山木》

64、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

65、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66、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

67、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莊子·養生主》

6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69、“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不因為官高位尊而趾高氣揚,不因為窮困潦倒而趨時混俗)——如此高潔之士,只能欽佩,不能學習。

70、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7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間世》

72、“黃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單純),民有其親(親人)死不哭”——放達樂觀,所以,藐視死亡。不一樣于西方人營造死后世界——天堂與地獄,中國人對待死是純世俗的,只但是圣人能超越恐懼。

73、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74、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75、《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76、“絕圣棄智,大盜乃止;摘珠毀玉,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剖斗折衡,而民不爭”(拋棄仁圣知識,才不會出現竊國大盜;毀掉珍珠寶玉,才不會發生小偷小摸的事;燒掉契約,砸爛玉璽,人民自然樸素無欲;打破容器,折斷秤桿,人民自然不爭)——反知識,反禮貌,反競爭,這是中國文化的濫觴。

77、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78、“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與禽獸共同生存,與萬物共同生長。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無知;真實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無欲,這叫做返璞歸真。返璞歸真,那么人民得以存養天性)——返璞歸真,應當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應當是置身于蠻荒。

79、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列御寇》

80、相與于無相與,相為于無相為。——《莊子。大宗師》

81、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

82、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逍遙游》

83、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齊物論》

84、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人間世》

85、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齊物論》

86、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莊子·齊物論》

87、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外物》

88、“多男子(男孩)則多懼(擔心),富則多事,壽(長壽)則多辱”——莊子倒是想得開,他從反面看待人們的世俗行為,阿Q乎?莊子是阿Q的精神導師。

89、“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世人終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見有所作用,疲憊不堪而不知自己的歸宿,太悲哀了)——莊子反對為名利而操勞奔波,但是老百姓為了糊口不疲于奔命行嗎?

90、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刻意》

9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92、眾人重利,廉士重名。

93、“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垠之野”(乘騎渺茫之鳥,出于宇宙深處,遨游于虛無之境,倘佯于無限之野)——這是想象中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不一樣于現代西方的自由主義——社會的自由,政治的自由,現實的自由。

94、“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外表順從世俗,內心獨立不羈)”——莊周是中國極少的有個性的人,但他的個性不敢聲張。更多孟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95、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間世》

96、安時處順,哀樂不入,謂之縣解。

97、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人間世》

9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田子方》

9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100、刀刃若新發于硎。

101、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因此盜跖的門徒問盜跖說:“做大盜的也有法則嗎?”盜跖回答說:“無論哪個地方都怎樣會沒有法則呢?憑空猜想屋里儲藏著多少財物,這就是聰明;帶頭先進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義;酌情決定是否動手的,就是智;分贓均等的,就是仁。這五種不具備而成為大盜的,天下是決不會有的。”)

102、“圣人法天貴真(以自然為法則,重視本真天性),不拘于俗(不拘滯于世俗)”——在古代,透過科舉,即使勞動人民的子弟一旦中舉,進入官場,就脫離勞動人民的生活。這些人于是一心想成為“圣人”,返樸貴真,超凡脫俗,再也不愿參加被認為是卑賤的勞動了。

103、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104、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徐無鬼》

105、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106、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師》

107、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刻意》

108、“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產生不了探索大自然的觀念,產生不了近代科學。更多孟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109、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110、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人間世》

111、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齊物論》

11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113、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114、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115、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116、鳥獸不厭高,魚鱉不厭深。

117、“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謂之入于天(天人合一)”——中國人忘己無己忘我,西方人強調人的主體性人格自我。

118、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1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間世》

120、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121、化腐朽為神奇。

12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游》

123、以管窺天,以錐刺地。

124、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間世》

125、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莊子·齊物論》

126、君子之交淡如水。

12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者無位而不怍。——《讓王》

128、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

129、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刻意》

130、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131、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給我形體,用生使我操勞,用老使我清閑,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稱善我生存的,也同樣稱善我的死亡。

132、臨大難而不懼。

13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34、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庚桑楚》

135、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136、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

13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能夠成就事業;天下無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此刻這個時代,僅僅能夠避開刑戮。幸福但是像羽毛那樣輕,不知怎樣才能夠去承受;禍患重得像大地一樣,不知怎樣才能避免。)

138、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39、忿設無由,巧言偏辭。

140、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141、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養生主》

142、“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業,圣人不希求名聲)——中國人的名利思想極重,所以,有人站出來反對名利。

143、“故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藏身)而弗(不)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閉口不言)也,非藏其知而不發(去智不用)也”——中國的思想是留戀世俗,在世俗中隱逸,印度的思想是徹底超越世俗,遁入宗教。

144、“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無是非的區別,此也無是非的區別)——:中國人沒有多少是非觀念真理意識,諸子百家都是教導人們混淆是非,不辨善惡,或以惡為善(如儒家以束縛人之惡德為善德,法家以暴力詭計為善行)。

145、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146、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147、“凡人心險于山川”——二千多年前的莊子即有此語,怪不得中國人只有心思探索人,沒有心思探索自然山川了。

148、“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知道樂天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萬物牽累,不受鬼神干擾)——中國人是樂觀主義者非神決定論者(不是無神論者)。有人說,沒有杯具意識的民族是淺薄的。

149、“原(探究)天地之美,達(弄清)萬物之理”——事實上,中國人只對“原天地之美”感興趣,對人世間之外的理沒有興趣。更多孟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15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但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151、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齊物論》

152、鑒明則塵垢不止。

153、井蛙不能夠語於海,夏蟲不能夠語於冰。《秋水》

154、“獨(獨自)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傲視鄙倪)于萬物”——中國人于宇宙大自然只有精神交流的關系,沒有征服探索的欲望。

15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一幅小農經濟的畫圖。

156、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間世》

15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158、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大宗師》

159、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胠篋》

16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61、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162、“鷦鷯巢于深林,但是一枝;鼴鼠飲河,但是滿腹”(鷦鷯鳥在深林中筑巢,但是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擁有整個森林?鼴鼠在河邊飲水,但是以喝飽肚子為限,何必要占有整個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是農業社會的反映。

163、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愛有所亡。

164、人之貌有與也。

165、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天運》

166、逐萬物而不還。

16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木》

168、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

169、官知止而神欲行。

17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讓王》

171、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72、“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當今的仁人志士,舉目遠望而生憂患之心)——莊子有對社會的深沉的憂患,可惜,他憂患的結果不是抗爭,而是逃避。

173、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174、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175、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176、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游》

177、不知其所以然。

178、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刻意》(更多莊子名言盡在“習古堂國學網”)

17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便會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識,便會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180、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官為賢。

18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讓王》

182、“傍(依傍)日月,挾(懷藏)宇宙,游乎塵垢(世俗)之外”——歸隱江湖思想使得中國人往往缺乏“我有入世的膽量,下界的苦樂我要一概擔當”的勇氣。

183、“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休息)。不思慮,不預謀”——中國知識分子的清閑淡泊總是與勞動人民的現實格格不入。

184、無遷令無勸成。

185、若白駒之過隙。

186、“竊(盜竊)鉤(鉤環)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中國人沒有真理意識,只有效忠于皇帝的“正氣”意識,以及權力意識,權力可壟斷真理。

187、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知北游》

188、忘其肝膽,遺其耳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莊子名言精選解析
莊子語錄(146條)
莊子名言
道家經典名言名句
莊子著名的名言警句【推薦200句】
莊子的名言及其解說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河间市| 连州市| 华池县| 巫溪县| 海城市| 绵竹市| 北碚区| 荃湾区| 武平县| 历史| 旌德县| 双柏县| 育儿| 巢湖市| 英德市| 公安县| 平昌县| 叙永县| 邹平县| 灵山县| 丽江市| 鄯善县| 山东| 景洪市| 阳山县| 蒙阴县| 廉江市| 崇左市| 大方县| 府谷县| 辽宁省| 儋州市| 睢宁县| 莆田市| 瑞安市| 盘山县| 新河县| 东城区| 温宿县|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