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向紅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醫教授、主任醫師
子宮是月經形成最重要的器官
我們都知道月經在形成的過程中,需要很多器官的幫忙,比如說腎要提供原料——腎精。此外,心主血脈,肝藏血,脾統血,都跟月經來潮分不開,就像一條控制嚴密的生產線。但血液最后成為經血從人體排出,就是子宮的功勞了。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意思是女性在14歲的時候,當腎中精氣達到一定水平時,“天癸”這種物質亦隨之產生并達到一定的量,“天癸”實際上就相當于西醫的性(雌孕)激素。在天癸的促進作用下,任脈和沖脈氣血充盛,子宮發育成熟,月經就會按時來,同時具備生育能力,為孕育胎兒準備了條件。女性過了更年期,一般在50歲以后,“天癸”枯竭了,子宮就“退役”了,月經也就停止,也沒有生育能力了。
另外,與子宮關系最密切的是沖脈和任脈,這兩條經脈對于女人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必須要有氣血下注到沖任二脈,才會有月經;如果沖任氣血不足,或是有瘀血的話,那月經就會出現量少、周期延長、痛經等異常情況。有些女孩子初潮晚,可能也是子宮發育不良造成的。所以,子宮是主持月經的最重要的器官。
與子宮相關的婦科疾病發病率高,“脆弱”的子宮需要好好保護
可能有人會覺得,子宮深入臟腑,而且有肚皮保護,應該很安全。其實不是這樣的,子宮也是個“事故高發區”。如果不注意保護子宮的話,子宮脫垂、子宮肌瘤、子宮肥大癥、子宮內膜炎、宮頸癌這些疾病可能就會找上門來。據統計,婦科疾病中,與子宮相關的大約占了一半。子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女人的一生,所以對待子宮千萬不可大意!
那普通女性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子宮有無疾病,是否健康呢?其實,我們雖然無法親眼見到子宮的健康情況,但它卻會通過月經告訴你,可以說,月經就是子宮健康與否的“顯示器”。如果你的月經量少,經常延期,甚至幾個月才來一次,很可能是由于氣血不足,導致子宮內的血不夠,多吃些補血的食物,補足了血,月經就正常了。
但如果還伴隨著經前和行經中小腹脹墜,腰酸痛,月經色黑有血塊,渾身發冷、乏力,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宮寒的原因了。宮寒是一種很常見的中醫病癥,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寒冷了會怎樣呢?血液就會凝固在胞宮里,無法順利排出,所以月經量會變少,間隔會延長,還時不時會排出血塊,痛經也會痛得厲害。中醫說“不通則痛”,血塊堵著出不去,就會造成疼痛。宮寒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閉經甚至不孕,使女人失去做母親的資格。
平時一些不好的習慣會讓我們脆弱的子宮受寒,比如愛美的姑娘們即使冬天也不忘展示自己美好的身材,于是大冬天穿著短裙在街上走,凜冽的寒風直接灌進裙子里,子宮勢必要受寒了。還有的女孩子夏天貪涼,只想待在空調房里不出來,也很容易受寒。所以提醒大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健康是底線。冬天應穿暖和些,尤其要注意腰腹部保暖,尤其是寒性體質的女性。而夏天進入空調房最好帶一件披肩或者有袖的小開衫,不要讓冷風直吹,更不要在空調底下睡覺。如果必須要在“風度”和“溫度”之間作出選擇,請選擇溫度,因為這樣才能健康。
喜歡趴在桌子上睡覺也容易引發宮寒
一些白領女性在工作日午休時總是喜歡趴在桌上睡覺,殊不知這個習慣也會導致宮寒,這是因為趴在桌子上睡覺會無意中露出后腰,而睡眠時毛孔松弛,所以比較容易被寒邪所傷。
多吃溫性食物,有效驅散宮寒
有些天生體質就偏寒的人會比別人更容易出現宮寒的癥狀,所以平時要注意少吃冷飲和寒涼的食物,多吃些溫性食物,比如核桃、大棗、花生等。
還可以多喝些溫熱性質的湯,比如酸辣湯、辣魚湯等。性溫熱的食物能幫助人體慢慢積蓄起熱量,防止宮寒。
另外,姜糖水也是古人治療宮寒的一個偏方。切幾片生姜,取適量紅糖,放入鍋中煮5分鐘,然后趁熱服下,每天喝3次,每次200毫升。從月經完了的一個星期后開始服用,直到下次月經來的前一個星期都堅持服用。用這個方法治療宮寒是個持久戰,所以要堅持喝。一般來講,至少要喝2~3個月才會見效。
溫暖子宮不僅對月經好,還能讓女人“臉面好”。
大家生活中一定有這樣的體會,那些肌膚光潔柔嫩的女人,大多都不會受痛經的困擾。相反,痛經的女人,往往都有些“面子”問題,常常不是“黃臉婆”就是“草莓鼻”。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就指出:“鼻頭色青,腹中痛。”因為黑色主寒陰,所以如果鼻頭發青、長黑頭,就說明子宮的寒瘀過重,月經時就會肚子疼。所以說,護膚品和保健品,帶來的都是“人造美”;只有保養好子宮,調好了月經,才能煥發出由內而外的“自然美”。
文章選自《養氣血就是養命》,由紫圖圖書授權發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