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史的患者,一旦突然昏迷。送到醫院后很可能被錯當成是中風治療,從而錯失最救治時間。其實病人有可能只是血糖低造成的昏迷,所以在懷疑急性腦血管病時,一定要先給患者做血糖測試進行排查。
昏倒誤診為腦梗死,竟然是低血糖昏迷
2014年元旦剛過不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迎來一位“言語不利伴意識不清6小時”的七旬大爺。患者在6小時前出現口齒不清、胡言亂語的情況,隨后開始意識不清,不認識家人,但手腳可以自由活動。被家人送往當地醫院救治,因為患者既往高血壓病史10年,平時血壓140/90 mmHg左右,服藥很規律;并且有糖尿病史10年,規律服用優降糖藥品。
醫生在第一時間給患者查了腦部CT,結果顯示:腦內多發腔隙性梗死灶,考慮腦梗死。醫生給予對癥治療后,患者神志出現一過性好轉,但很快出現意識模糊,并且再次昏迷。
隨后家屬緊急送往了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屆時已經出現了神志淺昏迷,雙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遲鈍的現象,身體檢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均為正常。患者口角無歪斜,頸部沒有僵硬,心律齊,腹軟,雙下肢無水腫,四肢刺激不動,雙側病理征陽性。
該院神經內科急診值班醫師給予患者復查頭CT,并且繼續按腦梗死處理。然而在常規檢查中,醫生發現患者回報血糖僅1.0mmol/L,于是立即給予患者靜推高糖并且持續輸注葡萄糖后,患者神志很快恢復正常,也可以說話,肢體肌力也恢復。醫生給出最終診斷: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昏迷的定義及危害
病例中患者后來明確診斷為“低血糖昏迷”,給予迅速靜推高糖后,患者很快恢復了正常。那么,什么是低血糖昏迷呢?
低血糖昏迷是指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于2.8mmol/L(50mg/dl),由低血糖導致的昏迷稱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癥,隨著糖尿病病人日趨增多及人口老齡化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逐年增加,一部分患者因發現及就診不及時而延誤治療導致不可逆腦損害,甚至死亡,因而低血糖昏迷必須緊急處理。
低血糖昏迷與急性腦血管病臨床表現相似
低血糖對機體的影響以神經系統為主,尤其是交感神經和腦部。交感神經受低血糖刺激后,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后者可刺激胰升糖素的分泌和血糖水平的增高,又能作用于腎上腺能受體而引起心動過速、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和血壓升高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
葡萄糖是腦部尤其是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但腦細胞儲存葡萄糖的能力十分有限,僅能維持數分鐘腦部活動對能量的要求,較長時間的重度低血糖可嚴重損害腦組織,從而引起各種各樣的中樞神經系統異常表現,甚至和各種急性腦血管病臨床表現相似。
昏倒疑似急性腦血管病先測血糖
患者是在無低血糖癥的先兆而突然進入意識障礙,甚至昏迷,這類病人因低血糖較少出現腎上腺素釋放,因而無交感神經興奮癥狀,故對于昏迷患者,特別是懷疑急性腦血管病時一定要先排除低血糖昏迷,接診時應立即測血糖,快速診斷及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發現低血糖昏迷后如何治療?
最快速有效的處理是靜脈注射50%葡萄糖液40~100ml,可能需要重復,直至患者清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清醒后,常需繼續靜點10%葡萄糖液將其血糖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并密切觀察數小時或1天,否則患者可能再度陷入緊急狀態。
給“糖友們”及家屬的小貼士
1、堅持測血糖,并幫助醫生給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血糖水平目標。有的糖友認為只要自己飲食注意一點,就以為血糖不用天天測,這是不對的。
2、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血脂血壓、心臟等項目的檢查,要按照醫生的要求每隔一段時間進行復查。
3、家中常備血糖儀,當患者突然昏迷的時候,家屬首先要分辨出是高血糖昏迷還是低血糖昏迷,可以先用血糖儀測試患者血糖數值。如很難判斷出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時,不要盲目采取措施,因為高血糖與低血糖兩種原因引起昏迷的治療方法是完全相反的。
4、出現低血糖時,患者先是感到心慌頭昏、意識模糊、冒冷汗等,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煩躁、抽搐、精神失常,最后陷入糖尿病昏迷。如果患者尚能吞咽的話,對于低血糖性昏迷,則是讓患者喝糖水或吃糖塊、甜食等。高血糖時,病人非常口渴,皮 膚、口唇干燥,呼出的氣體有甜的氣味;對高血糖性昏迷,可先讓患者喝些鹽茶水。無論是以上哪種狀況,一定要送醫院搶救。
5、病人在送往醫院后,家屬要跟急救醫生詳細說明患者的病史情況,這有助于于醫生擴寬診斷思路,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或許就不用跟上述案例中的病人一樣,轉送兩家醫院,比并且反復檢查頭CT。不僅花費更多的醫療費用,也增加患者痛苦。
來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急診科 李建國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