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老年肌少癥的營養干預

 DOI :10.3877/cma.j.issn.2095-8757.2017.03.003  

 作者:胡世蓮  方向  沈干

 單位:安徽省立醫院老年醫學科、老年醫學研究所

 通信作者:胡世蓮,Email: hushilian@126.com

圖片來源 www.iofbonehealth.org


       目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10 年底我國60 歲以上和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別為1.78、1.19 億,占總人口的13.3%、8.9%;預測2020 年及2050 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分別達到2.5億和4 億,占總人口的17%及30% 以上[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與老年人密切相關的綜合征——肌少癥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老年人肌少癥可引起跌倒事件發生率升高,導致骨折、失能、活動障礙等,增加了殘疾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風險[2]。早期干預老年人肌少癥,對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


        一、老年肌少癥


     (一)概念:肌少癥最初的概念由美國Tufts 大學Irwin Rosenberg 于1989 年提出,泛指增齡性的肌量減少和肌力下降[3]。而國內的稱呼多種多樣,如肌肉減少癥、少肌癥、肌少癥、骨骼肌減少癥、肌肉丟失、肌力流失、肌肉衰減綜合征等,這也反映了中外學者的認識差異和爭議,目前較常用的稱呼為“肌少癥”。


       1998 年,Delmonico 等[4] 首先使用雙能X 線吸收儀測量肌肉質量,提出肌肉質量低于年青人群2 個標準差者為肌少癥。目前,肌少癥尚無統一概念及診斷標準;世界各地區組建了肌少癥工作組,制定了適用于各自的概念及診斷共識,包括歐洲老年肌少癥工作組(EWGSOP)[4]、國際肌少癥工作組(IWGS)[3]、亞洲肌少癥工作組(AWGS)[5]。


     (二)發生機制:肌少癥的發生與老化和肌肉質量下降有關。老化(或稱增齡變化)是指機體生長發育成熟后,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各系統、器官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性的衰老與退化。老化并非疾病,但其顯著增加了老年人對疾病的易感性,是幾乎所有老年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老年人的老化表現在多系統及器官:神經系統表現為腦萎縮、阿爾茨海默病等,感官系統表現為視力下降、白內障、聽力下降等,骨骼肌肉系統表現為鈣流失導致骨質疏松及自發性骨折和骨骼肌質量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及自發性骨折。肌肉是人類在老化過程中質量喪失最多的部分,隨年齡增長,肌肉的流失速度不斷加快,肌肉質量不斷下降。40 ~ 70歲,肌肉質量百分比每十年下降8%,70 歲以后每十年下降15%;當肌肉質量< 70% 時,則是死亡風險較高區域。


     (三)診斷:目前國內外尚無肌少癥的統一診斷標準,主要與種族、區域、年齡、性別等多種因素有關。EWGSOP、IWGS、AWGS 均指出,肌少癥的診斷標準應綜合評估肌肉質量及肌肉功能,主要評估指標包括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及肌肉功能等[3-5]。


       肌肉質量評估方法多樣,如采用雙能X線吸收儀、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和生物電阻抗測量分析等。EWGSOP將四肢肌量身高指數(四肢肌量/ 身高2)的男女診斷閾值分別定為7.26、5.44 [4],AWGS將身髙校正后肌量的男女診斷閾值分別定為7.0、5.4[5]。我國學者將男女四肢肌量身高指數診斷閾值分別定為7.01、5.42[6]。肌肉力量也是肌少癥評估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評估肌肉力量的方法包括簡單的等長力量測試、復雜測量力量和扭矩等速等肌力測試方法。AWGS 目前推薦握力的診斷截點為:男性優勢手握力為25 kg,女性優勢手握力為18 kg[7]。目前用于肌肉功能評估的方法有多種,包括日常步速評估法、6 min 步行試驗及站立步行試驗等[4]。AWGS 建議將步速0.8 m/s 作為評價日常活動能力正?;虻拖碌拈撝礫5]。


圖片來源 http://fightsarcopenia.com


       二、老年肌少癥的營養干預


       老年人肌少癥的營養干預目標人群主要是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干預措施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及能量等。


     (一)蛋白質:老年人骨骼肌蛋白質合成與分解的穩態失衡明顯,攝入及吸收的蛋白質下降導致肌質蛋白及肌纖維合成減少,低于肌肉蛋白質的分解;導致肌肉質量及力量明顯下降[8]。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學會推薦:健康老年人蛋白質適宜攝入量為1.0 ~ 1.2 g·kg-1 ·d-1,急慢性病老年患者為1.2 ~ 1.5 g·kg-1 ·d-1,其中優質蛋白質比例應盡可能達到50%[9]。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專家共識推薦:老年人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應維持在1.0 ~ 1.5 g·kg-1 ·d-1,優質蛋白質比例應盡可能達到達到50%[10]。


       優質蛋白質主要是指動物蛋白和乳清蛋白。因為動物蛋白及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和谷氨酰胺,亮氨酸促進骨骼肌蛋白合成最強,谷氨酰胺可增加肌肉細胞體積,抑制蛋白分解,攝入亮氨酸比例較高的蛋白質,可協同其他營養物質逆轉老年人肌肉質量和功能的下降[11]。乳清蛋白在防治老年人肌少癥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2]。補充必需氨基酸或優質蛋白質并結合中等強度的綜合運動,可明顯增加肌少癥老年人腿部肌肉質量和力量,改善身體功能,效果優于單純運動[13]。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專家共識推薦:以抗阻運動為基礎的運動(如坐位抬腿、靜力靠墻蹲、舉啞鈴、拉彈力帶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及功能,同時補充必需氨基酸或優質蛋白效果會更好[10]。


     (二)脂肪酸:研究表明,單純補充脂肪酸無明顯效果,多不飽和脂肪酸通過與抗阻運動或其它營養物質聯合作用,能使老年人肌力和肌肉蛋白的合成能力顯著提高,可延緩肌少癥的發生[14]。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專家共識推薦:老年人膳食脂肪的宏量營養素可接受范圍為攝入能量的20% ~ 30%,老年人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適宜攝入量為攝入總能量的0.6%;建議對于肌肉質量丟失和肌肉功能減弱的老年人,在控制總脂肪攝入量的前提下,應增加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海產品等食物攝入[10]。


    (三)維生素:老年人的戶外活動受限,維生素D缺乏較為常見。65 歲以上的老年人血清基線維生素D水平低,與其活動能力降低、握力和腿部力量下降密切相關[15];可能與維生素D受體在人體肌肉中表達降低以及激活減少導致蛋白質合成下降有關[16]。


       補充維生素D 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四肢肌力、起立步行速度和肌肉力量;循證醫學證據表明,維生素D 補充劑量達到700 ~ 1000 IU/d 可使老年人跌倒風險降低19%[17]。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專家共識推薦:對于血清25(OH)D 低于正常值范圍的肌少癥老年人應予補充,同時增加戶外活動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血清維生素D 水平,預防肌少癥[10]。研究顯示,除維生素D 以外,其他多種維生素與肌肉質量、力量及功能存在相關性。血維生素C 濃度與老年女性肌力呈正相關,可能與維生素C 與某些氨基酸的合成有關[18]。血維生素E 濃度低與老年人身體活動能力及肌肉力量的下降有關[19]。老年人血清類胡蘿卜素水平低與其肌肉力量下降明顯相關[20]。


     (四)微量元素及能量:血清低水平微量元素是老年衰弱的獨立危險因素,并且衰弱的風險會隨微量元素缺乏量的增加而增大。血漿中硒濃度降低是老年人骨骼肌質量和強度下降的獨立相關因素[21]。目前,微量元素與衰弱癥相關性的研究大多仍為觀察性研究,不能確定兩者的因果關系,未來仍需大量實驗性研究來為這些關系提供更多可靠性依據。既往大都認為足夠的熱能攝入是保證肌肉質量的必要條件,但動物實驗提示卡路里限制可提高小鼠骨骼肌干細胞功能,主要表現為增加老年及年輕小鼠的骨骼肌干細胞數量,增加骨骼肌中線粒體數量,促進骨骼肌的再生[22]。這也是老年醫學領域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小結


       老年人常同時存在肌少癥及營養問題,臨床工作中需要對老年人進行綜合評估,了解老年人肌少癥情況,評估老年人的食欲、咀嚼功能、飲食習慣、食物攝入量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響進食的疾病,以便及早期發現營養問題,及早干預,避免不良預后。對于存在肌少癥及營養風險、營養不良的老年人,應予以針對性干預,如咀嚼功能異常的應佩戴義齒、生活能力差的應予以家庭支持等,從而保證老年人有足夠的能量攝入;對于能量攝入不足的老年肌少癥患者,應及時予以營養干預。


參考文獻:略


專家簡介

胡世蓮,安徽省立醫院原黨委書記,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衛計委思想政治促進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委員、中華醫院管理協會理事、中國醫師協會理事、全國營養學會委員、安徽省循證醫學中心主任、安徽省老年病研究所所長、安徽省循證醫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安徽省老年醫學會主任委員、安徽省醫院管理協會副會長;《中國臨床保健雜志》主編,《輸血與檢驗》、《中國基層醫藥雜志》副主編,《中華老年醫學雜志》、《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中國循證醫學雜志》、《中國衛生人才》、《中國醫院》等雜志編委。從事老年醫學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多年,率領團隊在老年腫瘤、老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綜合征診治等多方面的臨床診療及科研水平達到省內領先、國內先進水平,率先在國內開展臨床營養免疫治療的基礎和應用性研究,褪黑素在腫瘤免疫營養治療的研究成果開創了針對老年腫瘤患者的營養免疫支持治療的新方案。入選科技部第一批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評價專家庫同行專家,安徽省第四批“115”產業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 項,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2 項,安徽省衛計委項目3 項,安徽省教育廳項目1 項;獲省科技成果二等獎2 項,省科技成果三等獎多項;發表論文60 多篇,合著有多部專著。榮獲2008 年全國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優秀黨委書記、衛生部“青年志愿者特別貢獻”獎、2009 年第五屆“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編輯:華鷺丹

審校:歐陽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老年肌少癥的評估及干預
老年衰弱、肌少癥與營養
于康:肌肉衰減癥的營養干預
肌少癥的診治新進展
爸媽日漸“消瘦”?原來是。。。
少肌癥那些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丰都县| 西吉县| 西城区| 白朗县| 翼城县| 玉山县| 迁安市| 边坝县| 嵊泗县| 桦甸市| 渑池县| 洞口县| 盈江县| 丽江市| 高唐县| 芦溪县| 长春市| 佛坪县| 正阳县| 威海市| 罗甸县| 乌海市| 普格县| 岳阳县| 镇平县| 桐城市| 织金县| 江山市| 新竹市| 平罗县| 陈巴尔虎旗| 开平市| 汝南县| 八宿县| 斗六市| 德保县| 宁安市| 比如县| 嫩江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