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提及穿搭技巧之類的話題,想必大家都打從心里希望能得到省心省力且易出效果的答案。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呢?只是骨感的現(xiàn)實早已擺明,想會穿肯定得多模仿、多試錯,才能摸索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風(fēng)格。
跟讀者溝通的同時,我們其實也是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
所以如果以往問 Leo,究竟有沒有一種堪稱萬能的穿搭法則,我會第一時間回答你癡心妄想!
又不想費腦思考,又要面面俱到、一步到位,敢情這社會怎么會有這么好的伎倆出賣?
但后來在不少的嘗試過后,回過頭認真細想了一下,似乎還真有這種夢寐以求的無解配襯技巧,而當中的主角就是近幾年迅速冒起中性色系!
畢竟看不到效果也是空說白話,話不多說,馬上上幾幅圖來驗證一下:
首先這套明顯是中性色系之間的配襯,泥土色 白色貫穿于造型主軸上并分別進行了呼應(yīng)。
整體看上去雖然偏保守的素雅取向,但干凈且層次分明的視感已經(jīng)為它保有了一個理想的分數(shù),起碼難以挑出毛病,相當適合性格內(nèi)斂卻又想營造效果的男士們。
接下來就是中性色與其它彩色配襯的效果,像下面兩張圖片中出現(xiàn)的橙色和藍色分別是代表了暖、冷兩大色系的明亮彩色調(diào)。
如橄欖綠、卡其色所代表的大地色系,以及白色這類無色彩中性色的存在,都并沒有與這些彩色調(diào)產(chǎn)生突兀的撞色氛圍。
取而代之的是,進一步強化了它們在造型中的提亮效果,讓整體層次更加立體、清晰,這對時髦精來說難道不正是要加滿的技能點嗎?
這就奇怪了,通常撞色給人的感覺都是比較喧鬧、跳脫,也正因如此讓不少男士敬而遠之,但為什么偏偏在中性色系的加持下立馬變成出奇的和諧呢?
——
中性色系的萬能配襯
所謂的中性色系,在廣義上來說即紅、黃、藍三個原色依不同比例調(diào)和出來的結(jié)果。
狹義的話則通常泛指如黑、白、灰這類的無彩色系,以及彩度較低的大地色系和其它色彩。
換句話來講,你可以認為它是一系列不帶有任何色彩偏向的顏色。
由于中性色要視乎紅、黃、藍三種原色的比例來調(diào)和,因此中性色更多是一個范疇寬廣的色系概念,而不是說特指某種色彩來一概而論。
除了很多泥土色調(diào)和黑白灰之外,像 Leo 常列舉的艮第良紅、橄欖綠、灰藍色這類不純、略帶渾濁的色彩都被它包括在內(nèi)。
部分中性色
只要三種原色和如藍、綠、紫這種二次飽和色的調(diào)和配比有些許差異,出來的中性色調(diào)都是難以預(yù)估的。
以棕紅色為例,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當你看到它時,很難第一時間反應(yīng)出它究竟是要劃分到紅色還是棕色的色相中。
而這種沒有強烈的色彩傾向、模棱兩可的“中庸”定位,卻恰好賦予了它出色的搭配功力。
不同色調(diào)或深淺的中性色組合,通常可以傳遞出低調(diào)有質(zhì)的造型氛圍,避免了為求搭配出彩而用力過猛的尷尬之余,適當?shù)膶哟尾粫屧煨褪ソ裹c。
另一方面,與冷/暖色彩配襯時的它則會在整個造型中起到緩和的作用,就算面對再強烈的撞色組合,也能在它的“四兩撥千斤”下得到緩解。
但這里需要注意一下,不必擔心你本來想用來營造亮點的彩色被中性色給“吃掉”,光芒盡失。
因為中性色的緩和效用不等于消除,它的入局反倒是能進一步襯托造型中的鮮艷色彩,使造型層次更加豐富飽滿,而且清晰明了。
在認清了中性色的作用和配襯思路之后,我們就繼續(xù)用街拍照深化一下造型時實際操作,以及注意事項。
進可“騷”
—— 中性色 冷/暖色調(diào)
以中性色為基底的亮色搭配,其實容錯率會遠比亮色之間的撞色組合要高得多,甚至對保守的男士們來說也是踏出玩騷第一步的高階套路。
為什么這么說?
Leo 覺得它的存在是能做到“0 1>1”的效果,而這里的“0”指的就是中性色。
首先與再耀眼的亮色進行配襯也好,中性色都能完美消化,沒有那種一眼看去就明顯是在作妖的視感,而是將多余的棱角給磨平掉。
不過它的作用當然遠不止于此 —— 某程度上中性色還能在造型中充當過渡層的角色。
即使再看似雜亂如紅 藍、黃 藍、紅 綠之類的撞色,也能在黑、灰和大地色系等中性色的分割下瞬間讓層次更加有條理。
像下圖穿著灰色單西跟脫了絕對是截然不同的視感,穿了明顯緩和了橙色與綠色之間的沖突感。
有了中性色作為造型基底,你幾乎不用再去費心地去選營造亮點的衣服,因為隨手在衣櫥里掏一件色彩較為飽滿的就已經(jīng)能完成主次分明的造型。
退可“穩(wěn)”
—— 中性色之間的組合
如前文所說,假如你是不希望有太多喧鬧的艷色出現(xiàn)在造型當中,但又貪心地希望能保有低調(diào)有質(zhì)的氛圍,那么中性色之間的搭配無疑能滿足你的胃口。
有別于上面“進可‘騷’”的思路,中性色系的組合亮點不是依靠亮色單品的加入來營造。
而是通過同色系不同色調(diào)的相互呼應(yīng)來構(gòu)建起體系,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是通過細節(jié)來取勝。
這就意味著這種思路對風(fēng)格偏保守內(nèi)斂的男士們來說,造型感會恰到好處,但可能難以百分百“喂飽”一眾騷男所追求的搶眼。
所以想將這種思路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化的話,Leo 是建議用不同質(zhì)感的面料單品來加深層次的展現(xiàn)。
質(zhì)感差異所形成的對比,能夠讓同色系的中性色調(diào)更具區(qū)分度,換句話說就是相互間的輪廓都被質(zhì)感“加粗”地勾勒出來(例如燈芯絨與普通棉布、粗紡對精紡等)。
另外就是所用到的中性色調(diào)一定要具備明顯的跨度,否則像灰色這種很容易會有邋遢的感覺。
只要確保了這兩點,一來無須擔心同色系之間色調(diào)太過相似而流于平庸,甚至功虧一簣;
二來也能憑借細節(jié)的呼應(yīng)來確保造型的趣味性,不會讓別人覺得過于單調(diào)乏味,一舉兩得。
以上就是 Leo 對于中性色搭配的理解與分析,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如黑、白、灰和卡其色這類中性色會在流行領(lǐng)域經(jīng)久不衰。
如此易上手且效果出挑的中性色,絕對是你無慮入荷的單品配色之選!
「新浪微博:@TOPMEN男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