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筆記和思維導圖筆記
你是否經常看到“勤奮的學生”在仔細地聽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并且在筆記本中忠實地每一個字的場景?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然而它會帶來許多消極的后果。許多世紀以來,人類為了下述目的而記筆記:記憶、交流、分析和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和總結等。所用到的技巧有句子、列表、畫線、詞語、分析、邏輯、線性結構、數字和單調(一種顏色)的處理方法。盡管其中有些方法聽起來好象不錯,但他們所使用的都是你現在已知道的主要為“左皮質”的思維方式。
圖1 人的左右大腦的皮質功能
20世紀60年代,加利福尼亞的教授羅杰·斯佩里〔Dr. Roger Sperry〕公布了他對大腦中進化最為完整的區域,即大腦調查的結果。皮質的兩邊,或者叫半腦,兩者之間的主要智力功能似有分開的傾向。右半腦看起來好像主要負責下列功能:節奏、空間感、完整傾向(整體觀念)、想像、白日夢、色彩及維度。左半腦主要負責的功能似有不同,但也同樣重要:詞匯、邏輯、數字、順序、線性感、分析和列表(見圖1)。當學習者把這些必要的因素與節奏、尺寸、色彩、空間、想象等結合起來時,其智力將顯著改善,大腦也將表現出它的真正權威(見圖1)。
普通筆記方法的缺陷:第一,那些打算把什么東西都記下來的人就像那些不預習的讀者———他們不可避免地要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忽略論證的整個過程)。第二,不停地專注于記錄會妨礙客觀的和正在進行的批判性分析,以及對主題的把握。這種筆記的方式往往是不通過大腦思考的,這就像秘書打字,打了一整篇小說,卻根本不知道這本小說講的是什么。第三,以這種方式做筆記的容量將會很大(特別是與書中附注結合起來時),以至于學生們在“修訂”筆記時會發現:他們必須把整件事從頭再做一遍。
正確的筆記方法不是無創造性地追隨據所說的或所寫的東西,而是要有所選擇,它將使所的字數最少,而使根據這些字可回憶的信息量最大。為了達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利用關鍵詞(字)。關鍵詞是一種能以盡量少的被字數囊括大量意思的單詞。當關鍵詞被觸及時,它所包含的意思就會噴射出來(見圖2)
選擇關鍵詞是很容易的。第一步刪除所有不必要的外圍評議。但必須記住:關鍵詞必須能觸發正確的記憶。另外,關鍵詞應該是你個人認為合適的字,而不應該是別人認為不錯的字。在許多情況下,關鍵詞不必直接從講課內容或所閱讀的材料中選取。你自己選擇的,以及能有效地總結別人的意思的任何單詞都是合適的。
如果你有效地練習用關鍵詞做筆記的話,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存給定的空間里可以放入無限多的信息。如何制作思維導圖?(見下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