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都喜歡吃山藥,是季節(jié)的原因還是飲食習慣?還是大家覺得山藥的功效好?到了冬季都喜歡食補,山藥既是食材也是中藥藥材,所以大家認可山藥食補的效果,尤其是天冷愿意做一些山藥湯,火鍋店里山藥也是人人必點的食材,看來山藥的功效已經深入人心,每一個人食用山藥的時候自然會聯想到功效,但是具體有哪些功效知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今天分享山藥的功效以及幾種簡單好吃的美食做法,希望大家喜歡。
山藥又稱懷山藥、白山藥,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藥,藥用來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藥干燥根莖,山藥具有滋養(yǎng)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山藥最適宜與靈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山藥有什么功效?
現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山藥能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等,還能調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其所含膽堿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記憶力、延緩衰老、強身健體,山藥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內含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淀粉,礦物質和一些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補氣,助消化,健脾補腎,抗衰老,降血壓和降糖的功效。
山藥怎么吃更健康?
1、山藥配銀耳
山藥有益肺止咳的功效,銀耳也是潤肺護肺的佳品,兩者搭配能夠更好的保護肺部,是潤肺護肺不錯的選擇。
2、山藥配桂圓
山藥配桂圓,因兩者都有養(yǎng)胃的作用,能夠起到養(yǎng)胃護胃的功效。
3、山藥配紅棗
山藥滋補脾胃,富含黏蛋白,與紅棗搭配,有強化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可以蒸著吃也可燉煮。
4、山藥配南瓜
山藥有助消化、降血糖的功效,而南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鈷、鋅、銅和果膠等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兩者搭配,能更好的降血糖,還能健脾胃。
5、山藥配蓮子
山藥可補脾養(yǎng)胃、補肺益腎,蓮子入心、脾、腎經,具有固精止瀉的作用,兩者搭配既可補脾,又可強腎。
6、山藥配枸杞
山藥配枸杞,更能發(fā)揮滋補的作用,山藥、小米、枸杞搭配熬粥,很適合內熱者及脾胃弱者,既消食又清熱解渴,對慢性結腸炎有很好療效。
山藥有滋養(yǎng)強壯等功效,冬天吃山藥,符合中國人食補的習慣,清炒山藥,方法簡單,味道清爽,是一款不錯的家常小菜,還可以做拔絲山藥、藍莓山藥泥、枸杞山藥糕、桂花山藥、山藥薏米粥等等美食,無論是做湯、熬粥、炒菜、糕點等都是因為山藥的功效,山藥食材在我們心目中已經當成藥材在食用,主要還是山藥的功效適合大多數人。
一、清炒山藥片
配料:山藥2根,胡蘿卜半根,鹽,香蔥,蔥,蒜少許。
清炒山藥的做法
山藥去皮洗凈切片,胡蘿卜,蒜洗凈切片,蔥切蔥花。
熱鍋涼油,先入蔥蒜出香味,然后加入胡蘿卜,胡蘿卜要油大些才好吃,所以提前放胡蘿卜。
胡蘿卜略微翻炒后,加入山藥翻炒。
山藥邊緣略微變色后加入高湯,沒有高湯加入水也可以,由于山藥本身很黏,所以水要稍微多些,需要沒過食材,然后加入適量鹽調味,一點點糖,這時候就不要翻炒了,容易將山藥弄碎,略微搖晃鍋即可,待山藥熟了,這里看個人口味,喜歡脆的時間可以短些,喜歡面的時間長一點,山藥吸水并且湯汁略微收干加入味精出鍋即可,裝盤后撒上香蔥裝飾。
二、拔絲山藥
配料:山藥、面粉、色拉油、淀粉、白砂糖
拔絲山藥球的做法:
山藥洗凈去皮蒸熟;
將蒸熟的山藥晾至稍涼時,加1湯匙白糖拌成山藥泥,再做成小球;
淀粉和面粉和成糊;
鍋中倒入油,在油6成熱,將小球裹糊下鍋,炸至金黃;
取干凈鍋放2湯匙清水,放白糖熬至白糖成透明色,下入小球均勻裹上糖。
三、枸杞山藥蒸糕
配料:山藥、米粉、牛奶、枸杞、芝麻、蜂蜜、果糖
枸杞山藥蒸糕做法:
如果沒有現成的米粉,可以把大米放到研磨機里磨成米粉用;
山藥削皮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攪拌機里攪成泥,然后加入牛奶、蜂蜜、米粉拌勻;
將拌好的米粉山藥糊倒入抹油的容器中,上面撒上枸杞,放入蒸鍋,蒸15分鐘;
出鍋后,撒上黑芝麻,再淋上果糖即可,趁熱吃口感較好。
四、藍莓山藥泥
配料:山藥一根,藍莓適量,煉乳、白糖適量。
藍莓山藥泥的做法
山藥去皮后清洗,上鍋蒸到軟爛,取出稍微晾涼,
然后將山藥輾成泥,加點煉乳,白糖,這個根據口味加份量吧然后放入裱花袋,在盤子里擠出造型;
藍莓醬加一點清水,蜂蜜,調勻后澆在山藥泥上就可以了,簡單好做,在此基礎上,可以做三色山藥泥,草莓的,果醬的。
五、桂花山藥
配料:山藥一根,糖桂花適量。
桂花山藥的做法:
麻山藥切成細條后沖水,燒開水稍微焯一下,保持脆感,撈出擺盤,
鍋放糖桂花,加兩小勺白醋,一小勺糖,一點水,攪勻后勾芡,記住,不要太稠。
在勾好芡的汁上面輕輕的打一點明油,把油輕輕的抹勻在汁的表面,然后把汁均勻的澆在山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