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最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腎病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如果本身或家族中有腎臟病、高血壓、胰島素抵抗現象等,都是糖尿病腎病的高危人群。
另,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頭痛惡心、疲勞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增多、尿中泡沫增多、雙下肢浮腫等癥狀時,應及時檢查,警惕糖尿病腎病的來臨。
檢查什么呢?
尿常規等——初步
若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連續2次陽性,可以進一步檢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內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為0.49~2.05mg/mmol·Cr),微量白蛋白尿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主要標志。
此外,還可結合腎功能檢查、腎臟B超等進行更準確的篩查。
腎圖、腎穿刺——進一步
腎圖(能夠反映腎臟的功能狀態和尿路排泄的通暢情況);腎穿刺等(能夠更好地了解腎臟組織形態,是醫生判斷病情、治療疾病和估計預后方面的重要依據)。
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后每年應至少進行1次腎臟病變篩查。
得了糖尿病腎病之后,堅持做好3件事,避免尿毒癥:
1、控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時間控制不佳,只能加重病情,加劇腎功能損害,因此控制好血糖是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重中之重。
控糖的關鍵在于飲食與用藥兩個環節。
糖尿病患者應嚴格遵循低糖、低蛋白、低脂飲食的原則;無論是糖尿病還是腎病等,堅持用藥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降糖治療更能延緩腎功能的進展。
2、穩壓
糖尿病人群患高血壓的幾率約為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隨著年齡增長、體重增加及病程延長呈上升趨勢,且女性高于男性。
而長期的高血壓會導致體內的水、鈉難以排出,加重腎臟負擔,反過來腎功能的受損也會升高血壓。因此穩定血壓也是降糖治療中的重要一環。
3、降蛋白
血糖長期升高會損傷腎功能,尤其是腎小球的濾過及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使大分子蛋白質流至尿液,形成蛋白尿,蛋白尿又會加重腎損傷。因此降尿蛋白也是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堅持的一件大事。
不想進展為尿毒癥,控糖、穩壓、降蛋白,缺一不可。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