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幾天,媒體上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陜西一位59歲的張彩霞大姐,在西安某醫院“臥底”29年,只為等待和找尋在此地附近丟失30年的兒子。吉人自有天相。失散30年后,近期,通過公安失蹤人口系統的DNA比對。母子終于相見,成為人人稱道的佳話,著實令人感動落淚。
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十月懷胎,太多不易。在慶賀張大姐與兒子團圓的時刻。我們不禁要問,如何讓丟孩子的悲劇不再發生?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象張大姐一樣幸運,在等待30年后,能夠與兒子團聚。更多的是,丟失孩子后,沓無音信。更有甚者,因為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瘋了、死了,等等。
據媒體報道,張大姐到西安看護病人一個月時間,住在丈夫單位的家屬院。當天就要回老家了,外出一個月,總是惦念著家里的大小事情,丈夫上班去了,就是自己和孩子在家。她忙著收拾東西,和往常一樣,孩子在院里玩。此時,張姐的心情應該是快樂的,因為馬上回老家,沒有什么比回家更讓人激動的。
悲劇往往在不經意中降臨。當她洗完衣服,出來找孩子時,孩子已不見了。這一不見,就是30年。
中國到底有多少失蹤兒童,這個數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官方數據。但某尋子網站上現在已經登記了五千多例,這僅是一個網站的數字。也就是說,我國的被拐兒童的數字應該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2.
從媒體上不難了解到,盡管從建國以后,我國對拐賣婦女兒童現象進行了幾次專項打擊,但拐賣兒童現象卻是越來越嚴重,具體分析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從個人分散作案,到集團化拐賣兒童。
從一個人拐了孩子后直接找買家到現在拐運銷一條龍,甚至出現了一些專門批發被拐兒童的人販子,從境內作案發展到跨國作案,從單純的拐孩子傳宗接代到強迫孩子做非法盈利活動,拐賣手法也從單純的偷發展到明搶明奪,甚至為了拐賣兒童出現殺害兒童親人的惡性案件。
有一個案例,人販子從陜西拐了孩子賣到河南,這個跨省拐賣案件從拐到賣,僅用了三個小時就完成了跨省交易過程,由此可見,人販子的拐賣活動達到了非常專業的水平。
據收養張大姐兒子的養父母講,當年,他們是在趕集時,從一個老人手里買的這個孩子。花了兩千多塊,這在30年前,要價也不低。老人說自己家的娃太多,養不起。而買方則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有先天性心臟病,于是就很快完成了這筆交易。那個畫面,如同市場上場騾馬一樣,一個愿買一個愿賣。全然沒有對孩子身世的調查,或者本身就不愿意調查,只是大家心知肚明。
3.
那么,我們如何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讓自己的一生為一時的疏忽買單呢?
首先,在公共場所拒絕陌生人抱孩子。比如,要上廁所或有緊要事,千萬不能把孩子交給陌生人。或者有陌生人主動抱孩子,要引起警覺。要找到公共場所的值勤安保人員,在固定的辦公場所,尋求幫助。
第二,不能想當然。比如張大姐,因為在這個家屬院住了一個月,孩子一直在院內玩,就疏忽了,潛意識里認為在院子里玩是安全的。家屬院,其實來往人員很雜,即使在封閉的小區,送報紙的、送奶的、收廢品的也可出入自如。更保況非封閉條件的家屬區,更是暗藏兇險。不能想當然,孩子要永遠在自己視線內。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不能放任孩子在室外獨自玩。
第三,要盡量少帶帶孩子到超市、商場、廣場、醫院、車站、廟會等人多的地方。如果去的話,小的要不離身,大一點的要不離手。
第四,外出必須為孩子準備一只安裝有定位軟件的手表,這樣在孩子第一時間不見的時候求救警方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定位。
第五,教會孩子背記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第六,孩子丟失,要第一時間報警。
第七,要記清孩子身上的特征。比如身上的痣、疤痕等特殊標記。收集孩子的毛發備存。
總之,身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期,需要牢牢的看好自己的孩子。有時,一時的疏忽可以改正。有時,根本沒有改正的機會。
切記,別讓你的一生只為一時的疏忽買單!
我是藍鷹,專注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和奮斗者的故事。不求文章數量多,但求文章能給您以啟發。
記得給藍鷹關注,點贊!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