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問答邀請
半路夫妻與親生兒女,哪個養老好?
我覺得半路夫妻有半路夫妻的優勢,兒女有兒女的優勢,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半路夫妻,到年老時,可以相互照顧陪伴,日夜守候,不至于孤獨寂寞,有生活質量。但半路夫妻兩個人中早走的那個還好,剩下的那一個,就顯得比平常夫妻還要孤苦伶仃,多少都會有財產問題的糾纏,嚴重的有掃地出門的危險。個例晚景凄涼。
小區里就有一例,女方經人介紹,從農村嫁過來,比晚老伴小11歲,晚老伴去世后,本來說房子可以住到老,死后騰屋,可晚老伴的兒子,借口說兒子娶媳婦用房,給繼母租了房子。結果給租了一年就不管續房租了,說老爸臨死給了繼母錢。弄得老人進退無路。
親生兒女大多孝順父母,盡供養老人的義務,加上社保全覆蓋,老人吃喝不成問題。隨著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經常聯系也很方便,尤其是這些年電商網上購物的發展完善,缺什么物品,下個訂單,貨物立馬給父母送到家。吃喝穿戴都不用發愁。
但是親生兒女不可能長期陪伴在父母身邊,有的甚至發展到國外,回國一趟備受周折,并且每個子女都有自己的事情,父母出現問題不是都能很及時地妥善處理。
半路夫妻養老,還是親生兒女養老,哪個更好,這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人到老年之后很容易會出現心理精神上的孤獨寂寞,喪偶的中老年人,就會面臨著靠半路夫妻養老,還是靠親生子女養老的問題。相比之下,我認為,半路夫妻還是要比親生兒女養老好,但如何選擇,還要看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經濟上是否獨立。假如經濟條件允許,能夠獨立,我覺得還是半路夫妻要比親生兒女養老好。中老年人不論是再娶還是再嫁,只要是經濟上能夠獨立,還是要比靠親生兒女養老好。
因為撫養子女長大成人之后,最好是兒女有兒女的生存空間,父母有父母的生存空間,最好不要經常在一個鍋里吃飯,長期在一處房子里住宿。兩代人的生活習慣、消費觀念等都有很大不同,不知道哪句話說出來讓對方愛聽,哪句話說出來讓對方不愛聽。
第二、家庭是否和睦,子女是否孝順。假如家里三天兩頭鬧矛盾,兩代人的關系不是很融洽,作為中老年人在完成了任務之后,應及早分開單過,如果遇到合適的伴侶,重新組成家庭,靠半路夫妻養老,總會比親生兒女養老好。
有個朋友的姐姐就是這種情況,40歲出頭就開始守寡,等獨生兒子娶妻生子之后,與兒媳婦開始出現矛盾,強勢遇到了強勢,各不相讓。朋友的姐姐感到將來靠親生兒子養老的希望徹底破滅,后來與一位同是喪偶比自己大8歲的男士結為半路夫妻,組成家庭,如今生活得也還不錯。
第三、身體是否健康。組成半路夫妻的家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雙方都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沒有健康的身體靠誰養老都成問題。因此,中老年人要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平時多參加有益的社區活動,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最最重要的。
本賬號持續有優質內容更新。期待您點紅色按鈕關注,謝謝您加入討論留言、轉發、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