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這個問題我想我也能回答。說寫詩難或是說寫詞難,這個說法肯定是不懂詩詞的人說的。因為歷代的大家既是詩人,也是填詞高手 ,沒有哪樣難哪樣易的問題。能把詩寫得很好的人,填起詞來一定是得心應(yīng)手;能填好詞的人,寫起詩來也毫無障礙。因為詩詞本就是一家,只不過表現(xiàn)力有所側(cè)重。一般詩便于敘述,而詞更便于抒情!
李白的時代,是詩為主的年代,詞等于是小孩玩意,只在高興的時候在歌坊酒肆玩一把,過過癮,李白的《憶秦娥》就是這么來的。只到中唐晚唐之后,詞才開始興起,白居易,溫筠庭、韋莊他們之后,詞開始流行起來。溫韋也漸漸由詩人轉(zhuǎn)變成詞人,因而有了‘’溫韋花間派‘’。而韋莊更是從唐到五代的過渡人物,直到南唐后主李煜的時代(李又是從五代到宋的過渡人物),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詞還可以這么玩。詞也從單純表現(xiàn)宮闈哀怨,到了可以言情言志,蘇軾的一曲《大江東去》,便正式宣告了豪放一派的誕生,詞的興起便不可逆轉(zhuǎn)。
具體來說,詩的格式較為單一,也就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以致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借林黛玉教香菱寫詩時說:什么難事!那也值得去學(xué)!不過是起承轉(zhuǎn)合,中間兩副對子,平的對仄的,實的對虛的,果真有了好的句子,平仄虛實不對那也是使得的。
這些話雖然把詩講得過于簡單,但卻也道出了實情,格式的單一,必使其表現(xiàn)力大打折扣。而詞俗稱長短句,可一波三折、一詠三嘆,任由揮灑。
你喜歡整齊,喜歡說事論事,便認(rèn)為詩好,那肯定是對的;而你喜歡抒情言志,便認(rèn)為詞好,那也不錯!詩詞就象兵器中的刀和劍,一個便于刺,一個便于砍,很難說誰優(yōu)誰劣。只不過劍更具貴族性,名氣更大一些罷了;而詩詞也一樣,詩就相當(dāng)于劍,詞便相當(dāng)于刀。一個有貴族性,一個更大眾化。
這只是個人膚淺看法,切莫認(rèn)真,你怎么看,還怎么看,就當(dāng)拋磚引玉,大家說說玩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