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宣泄內心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的人大吃大喝,有的人唱歌跳舞,有的人不停的工作,而這些都是現代人常做的事情。古人則不然,不像我們今天的生活如此豐富多彩,古代最優雅的當屬曲水流觴了,但是更多時候,寫詩是主要的形式,這也就有了今天那么多好詩詞的原因之一。在我國詩歌藝術中,除了李白、杜甫這樣的大咖,還有一位詩人很有趣,準確的說他的詩很耐人尋味,喜歡的讀罷有巧遇知音之感,讀不明白的只覺得晦澀難懂,這正是難難難,道德玄,不遇知音不可談,遇了知音談幾句,不遇知音枉費舌尖。這位詩人就是李商隱,下面說的就是他的代表作《無題》。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先說下李商隱,李商隱的名字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感覺就像是歷史時空的人,仿佛看透了歲月人生,每讀他的詩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他是晚唐著名的詩人,和杜牧合稱為“小李杜”。李商隱寫了很多《無題》,這一點就看出他的一些個性,或者無題勝有題吧!除了《無題》之外,李商隱的《錦瑟》也是字字珠璣,耐人尋味,人生恍惚間方明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華年不在,還是回到《無題》吧!
上面這首《無題》描寫的是暮春時節與所愛女子的那種傷感離別,種種思念,直言不盡,欲罷還休。整首詩構思巧妙,而且有著細致入微的想象,又仿佛是局外人慧眼如炬,尤其是這一點,李商隱的詩幾乎都有這種感覺,很奇妙,功夫在詩外。在唐詩中,大家會驚嘆李白的浪漫豪放,會嘆息杜甫的世道艱辛,而李商隱的詩有種類似于現在文學上所說的意識流,顧左右而言他,卻絕不是亂雨打荷葉那種。
詩詞的韻味是最重要的,沒有這一點,難以立的住。李商隱的詩雖然表面晦澀難懂,實則韻味十足,讀罷每個人都會有隱隱的覺悟。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兩個“難”字回環復沓,余音繞梁一般的表達出無限的惆悵和傷感。整首詩有彌漫著傷感的情緒,但柔中有力,絲毫不萎靡之氣,晦澀之間,精致的純情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