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譜的應用中我們常見許多陌生的詞匯,而這些詞匯多是屬于表層含義。在家譜中的記錄還有著關于人事物的簡稱詞匯。
修譜是一件很麻煩是事,其中最頭痛的有兩件事:一是計劃生育的原因,獨生女兒如何處理,不入譜不行,入譜又不合舊制;二是漢語的變化,文字上該如何表述。舊時修譜,字斟句酌,概念表達十分準確,比方說——
【名字號】
名:今人只有一個姓名,舊譜皆有譜名,并體現字輩。舊時只呼其字,直呼其名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字:用以平時稱呼。如桐城派著名作家劉大櫆,字才甫,平時見面只呼其為“才甫”、“劉才甫”,以示尊重。現代人幾乎沒有用字,故不存在此類問題。
號:一般有成就的人,都會有號。如桐城派著名作家劉大櫆,號海峰,便會被人稱為“海峰”或“劉海峰先生”。號,并不是現在孩子的小名。
【配娶繼配側室聘】
配:即原配,相當于現在法律上的“妻子”。
娶:指對方為再婚女子,也稱醮婦。
繼配:亦稱繼娶,指原配死亡或離異,重新娶妻,屬于正妻。
側室:即妾、偏室、二房、偏房,相當于現在非法的“小老婆”。
聘:指男子定親對象,未完婚。
這些,在古代有嚴格界定,地位大不相同,現在已不存在。
【適字未字待字】
適:指該女子已出嫁結婚。
字:指該女子已定親,但尚未出嫁。
未字:指該女子尚未定親。
待字:指該女子已介紹對象,但未舉行定親儀式。
以上也是女兒可以入《家譜》的幾種方式。
【出贅入贅招贅孀贅】
出贅:指本姓男子出去為女婿。
入贅:指外姓男子進來為女婿。
招贅:指本姓女子招女婿。
孀贅:指丈夫死后女子招男人。
【出繼繼子出嗣入嗣】
出繼:指本姓男子過繼給外姓為繼子,并改為外姓。
繼子:指外姓男子被本姓領養,并由外姓改為本姓。
養子:有收養關系的非親生子。
出嗣:本宗族內,由多子方承嗣無子方。
入嗣:本宗族內,無子方由多子方來承嗣。
承祧:本宗族內,一方將兒子給無子方為子,以無子方為父。
兼祧:由于是獨子,兼給叔、伯為子,多方共一子。清代規定兼祧子可在兩房各配一妻,二妻為妯娌關系,不為妻妾關系。
【殤夭卒年享壽】
殤:7歲及其以前身亡。
夭:8歲至15歲未成年身亡。
年:50歲以下去世。
享:51歲至59歲去世。
壽:60歲及以上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