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簡介】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千米,下轄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回族區、洛龍區、伊濱區、吉利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2019年常住人口為692.22萬人。2019年GDP為5034.9億元。車牌代碼為豫C。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地理環境】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總面積1.52萬平方千米,東西長約179千米,南北寬約168千米。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郁山、邙山、嵩山等十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等10余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并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于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
洛陽是一座底蘊深厚、名重古今的歷史文化圣城。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歷史上先后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沿洛河一字排開的夏都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舉世罕見。龍門石窟、漢函谷關、含嘉倉等3項6處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武圣關羽陵寢關林,武則天坐朝聽政、朝拜禮佛的明堂、天堂,以及定鼎門博物館、天子駕六博物館等數十家博物館,無不彰顯著洛陽厚重的文化底蘊。
▲龍門石窟
▲白馬寺
洛陽是一座風光秀美、獨具魅力的優秀旅游名城。現有5A級景區5家、4A級景區16家、3A級景區15家。“北方千島湖”黃河小浪底風景旅游區、世界地質公園黛眉山、國家森林公園白云山、“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山岳經典·十里畫屏”老君山、“北國水鄉”重渡溝,以及龍峪灣、天池山、西泰山、神靈寨等風景名勝,兼具南北風光之神韻。洛陽牡丹始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形成9大色系、10種花型、1200多個品種。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節已經成為蜚聲中外的國家級文化盛會,躋身全國四大名會之一,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洛陽擴大對外開放、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臺。洛陽市被命名為“中國牡丹花都”。
▲老君山
▲雞冠洞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洛陽也是我國的八大古都之一,既有歷史韻味,而且風光秀麗,5個5A景區位列河南城市第一,可以說是河南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了,經濟在河南省也是穩居第二名,交通方便,如今已經修了地鐵,是中西部地區第一個擁有地鐵的非省會城市,再加上七百多萬的人口,洛陽市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未來一定是河南另一座明星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