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后150年內,不準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30多年前,馬爾克斯在錢鐘書面前撂下這句狠話,隨后,迅速結束了中國之旅。陪同的錢鐘書先生很是尷尬,啞口無言。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
原來馬爾克斯受邀訪問中國,錢鐘書先生陪同接待,兩人在王府井大街上閑逛的時候,看到了貨架上的《百年孤獨》,銷量很好那種!
馬爾克斯臉色一拉,“我沒有向你們授權出版呀!原來你們都是盜版書販子啊 ”馬爾克斯憤然說出了開頭的那句話!
馬爾克斯這么傲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1927年,馬爾克斯出生于哥倫比亞的一個小鎮,童年時期,外祖父和外祖母經常給他講戰爭和各種妖魔鬼怪的故事,9歲時隨家人遷居蘇克雷,長大后從事了記者的工作,這些人生經歷讓他的腦海中充滿了各種故事,于是他開始動筆把它寫出來,終于在1967年出版了《百年孤獨》,沒想到的是這本書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后,世界各地的影視制作公司都找他購買《百年孤獨》的版權,進行影視改編。但馬爾克斯卻說:“不賣。有資格有能力拍《百年孤獨》的導演,全世界只有一個人——黑澤明。
可惜的是,黑澤明在1998年9月離開了人世。同年,法國人愿出30萬美元買《百年孤獨》的拍攝版權,馬爾克斯說要100萬,法國人答應了,馬爾克斯又提價到300萬!法國人氣憤地說:“你就是個貪婪的騙子!”
馬爾克斯卻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對外界說:“他們如果真答應給300萬,我還會繼續抬價!”
后來,馬爾克斯透露了拒絕的原因,主要是他覺得文學和影視,是有界限的。既然影視無法百分百地還原文學,那還是不拍為妙 。
他可以在諾獎典禮上公開諷刺歐洲人的野蠻和虛偽,可以當著文學大師錢鐘書的面發脾氣,更可以肆無忌憚地戲耍法國人。因為,他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學進步起到的作用,是近50年來無人能及的!
《百年孤獨》是什么書?為什么如此火爆暢銷?
“許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的時候,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一定會想起父親帶他去看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段《百年孤獨》的經典開頭,讓所有第一次讀懂的人都有一種時空穿梭的失重感和迷離感,視其為打開回憶中魔幻世界的鑰匙。而這把鑰匙,曾幫助一批國內作家打開走上世界文學舞臺的大門!
對《百年孤獨》的閱讀,一部分人是這樣的:“翻了幾頁,看不下去了,人物關系迷亂,情節復雜,果斷放棄。”還有一部分人是這樣的:“讀了三遍還在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百年孤獨》這本書影響了國內外很多名作家,它“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 其影響力不可估量。
首先是王蒙、陳忠實等老一輩作家。
王蒙回憶說:“一直以來,蘇聯的艾赫瑪托夫、捷克的米蘭昆德拉、奧地利的卡夫卡都是在中國紅得透紫的作家。但是,達到馬爾克斯這樣程度的,只有他一人!”
陳忠實對馬爾克斯的致敬,就是在《白鹿原》的開頭直接模仿《百年孤獨》!如:“白嘉軒后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
其次,賈平凹、莫言、王安憶受到的影響最大。
賈平凹的成名作《廢都》,具有和《百年孤獨》如出一轍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莫言只是讀了這部書的開頭,就拍案而起,驚道:“原來小說可以這么寫。”從那以后,他就進入創作佳境。毫不夸張地說,莫言的《蛙》能獲得諾獎,至少有馬爾克斯一半的功勞!
上世紀70年代末才走上文壇的王安憶更是深受影響, 她創作的《小鮑莊》、《傷心太平洋》等作品,無不充滿馬爾克斯式的孤獨和痛苦。
再次是新生代作家,如蘇童、余華等人。
余華說:“《百年孤獨》我讀了三遍,這是一本天才之作。對馬爾克斯,除了崇拜,別的都沒有!”而余華的《活著》,也幾乎全部繼承了馬爾克斯那種集體痛苦中生命對“無意識活著”的堅持!
蘇童對《百年孤獨》有非常真實、崇拜的感覺,他的作品經常呈現出某個小鎮的鏡頭,像極了馬爾克斯筆下的馬孔多小鎮,包括馬爾克斯觀察世界的技巧和思考。
按王蒙的話說:“中國一半的著名作家,都直接或間接受到馬爾克斯的影響。”
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莫言.......這批扎根鄉土的作家率先開始了沖刺!《白鹿原》、《廢都》、《蛙》、《活著》、《妻妾成群》.....這些作品也無不烙上馬爾克斯的痕跡,短短10幾年里,這些作品在國內外屢次斬獲大獎!
看過《百年孤獨》的人都知道,馬爾克斯文筆讓人驚嘆,他對人生的感悟和見解,震撼人心。
比如:
1、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2、別錯過機會,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3、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喧囂,都將用寂寞來償還。
4、死人是不會出現的,只不過我們自己受不了良心上的負擔。
5、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
6、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7、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8、人不是該死的時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時候死的
9、謊言說得越來越真誠,最后連她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安慰。
像這種發人深思的句子在《百年孤獨》中比比皆是,這也是這本書被讀者認可的根本原因。
當年,馬爾克斯中國之行放出狠話以后,100多家出版社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分別向馬爾克斯請求授權,馬爾克斯都不理睬。
幸運的是,終于在多年后,馬爾克斯被一位中國編輯寫的一段話打動,同意中國出版他的作品,這句話是這樣寫的:“正如當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著'大師!'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樣,我們正隔著太平洋竭盡全力高喊著'大師'向您致敬。我們相信,如果您聽到了,您一定會像海明威一樣揮一揮手,大聲喊道:你好,朋友!”
這段話,讓馬爾克斯重新正視中國的出版社,然后就將《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中文版授權給了中國出版社,我們才可以名正言順的閱讀這本諾貝爾文學獎巨著。
如今,《百年孤獨》有眾多的讀者群體,自該書出版以來,已出售超過五千萬冊,并已翻譯成46種語言,在美國、法國、英國等地都有售。
有人說:馬爾克斯著寫的《百年孤獨》,是20世紀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沒有之一。
還有人說:如果20世紀只能留一本書,那么一定是《百年孤獨》。
請問,你認為《百年孤獨》偉大嗎?如果你還沒讀過,請一定不要錯過!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直接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