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片段訓練—語言描寫
教學目標
1、人物的語言描寫。2、語言的描寫要精煉。3、語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
一、導入
天下大雪,秀才、縣官、財主相遇,財主提議以雪為題,每人念一句詩。秀才說了一句:“大雪紛紛落地。”縣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氣。”財主笑著說:“再下三年何妨?”這時,來了一個窮人,一聽就生氣,罵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這段話,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說的話當然不同。秀才是讀書人,語言講文采;縣官不忘為皇帝歌功頌德;財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樂事;唯獨窮人,饑寒交迫,當然要埋怨罵人。
二、片段舉例
例一: 門被打壞了,開了一個拳頭大的窟窿。班主任來了,說:“誰踢壞的?”搗亂鬼董小天說:“沒看見。”旁邊的張小勇還幫董小天說話。高芳芳說:“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認。老師說:“還有誰看見的?”“沒看見。”李星說。
這段描寫顯得單調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們性格的個性化語言,就會好象真的聽見他們的聲音;同時添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就會加強對話的表達效果:
門被打壞了,開了一個籃球大的窟窿。班主任來了,瞪著眼:“誰踢壞的?”搗亂鬼董小天斜著眼,冷笑著:“鬼知道,有沒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門?”旁邊的張小勇,朝老師做了鬼臉:“哈……,開了窗,好通風。”誰知這一下卻惹惱了站在旁邊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來時,一陣風正好把門關了,他就抬起腳,用力一踢。”董小天腳一跺:“大白天別說夢話!你小心點,不要誣陷好人!”“我才不瞎說呢,大家都看見的。你憑什么,做了壞事,還要耍嘴。”老師說:“還有誰看見的?”“我,……沒看見。”李星使勁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搗亂鬼無事生非,油嘴滑舌;張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義、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軟弱,膽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點活靈活現。
例二: 一位佩戴紅領巾的少年給老老奶奶讓座。老奶奶激動地對旁邊的乘客說:“現在的形勢真是一片大好,學習雷鋒蔚然成風,社會上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你看,這位紅領巾就是一個'活雷鋒'……"
這段話中,老奶奶說的話就沒有自己的個性,顯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為一個農村老奶奶,不會說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會用上"蔚然成風"、"層出不窮"等成語。她可能會說:"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人物的語言必須個性化,即具有人物的個性特征,符合人物獨特的身份、地位、年齡、職業、心理狀態、文化教養等,使讀者聞其言而如見其人.
成功的語言描寫,要求作者使用的語言必須具體、生動、形象;必須精確而凝煉;必須個性化。只有這樣,才能使人物語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
語言描寫還要寫出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等。有些學生寫人物對話的時候,只注意寫人物說的話,而不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老是“我說”、“你說”、“他說”,寫出來的文章干巴、乏味。
一個人說話時,總要出現相應的表情與動作,把它們描寫出來,不但可以加強對話的表達效果,還可以表現人物的思想與性格。另外,為了使對話形式更活潑,更生動,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對話形式,如提示語在前面,提示語在后面,還可以把提示語放在人物說的話中間,當然,如果讀者能從人物的語言中體會到是誰說的話,也可以把提示語省略。
例三: 當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錢時,看見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剛才的冷冰冰變成了笑瞇瞇,他連忙拿回已遞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說:"讓我再給您稱一遍!"爸爸奇怪地問老板:"為啥要再稱一遍?""剛才稱錯了!"老板邊說邊手忙腳亂地重新稱肉。"你咋知道稱錯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臉上沁出來的汗珠,臉漲得跟柜臺上的豬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說:"這,這……"爸爸嚴厲地問老板:“這什么?"老板低下了頭,小聲說:“這是七塊錢的肉,不夠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賣肉的老板,說:"平常看你怪老實的,誰知道你竟敢缺斤少兩,欺騙顧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進行語言描寫時,語言要簡潔。不能拖泥帶水,更不能寫一大堆的廢話,讓"人物"說個沒完。語言拖泥帶水,沒話找話,這是作文容易出現的毛病。
例四:街上靜悄悄的。媽媽背著我拖著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她用大衣把我裹得嚴嚴的。我什么也看不見,只聽見自己急促的喘氣聲。
突然,有個響亮的聲音在問:“大嫂,您是帶小孩上醫院看病嗎?”
“是呀!”媽媽著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這平板三輪吧!”
“能行嗎?”
“行呀!您扶好了,我慢著點兒蹬就是啦!”“您剛拉完貨,挺累的,該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緊哪!”
我被一雙大手抱上了車。媽媽也坐上來了,把我緊緊地摟在懷里。透過大衣的縫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個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著車。
過了好一會兒,我聽見媽媽說:“同志,到啦!”
車平穩地停下來了。那雙有力的大手,又把我從車上抱下來。
我又聽媽媽說:“同志,這個……您拿去喝杯酒御寒氣吧!”
“大嫂……快,快……看病要緊!我在這兒等您,等孩子看完病,再拉你們回家!”
“同志,您拿著……看情況,這孩子要住院呢!”
“那好,大嫂,您快帶孩子看病去,我走了!”
“哎,你這個人真是……”
可是車輪的聲音已經漸漸地去遠了。
全文干脆利落,沒有一句多余的話。
三、練習:寫一段語言描寫。
片斷一:
7:50,小剛搓著朦朧的睡眼拖著步子進了教室,課代表正在收作業,叫道:“小剛,你的作業!”小剛一聽馬上直起了腰,呆呆地立著,突然,他一拍自己的腦門,弓著腰從書包里翻找起來,課代表敲敲桌子:“還沒找到嗎?就差你的。”小剛一面找一面嚷著:“我做了,別著急。”好不容易小剛把作業本從書包里拽了出來,交給了課代表。課代表看看這本“蓬松”的本子,搖搖頭出了教室。
片斷二:
同學甲:“這位同學,你怎么隨便扔垃圾?快撿起來。你是哪個班的扣你們班的分了。”
同學乙:“別別,我就這一次,下次不敢了,這次別扣了。”
同學甲:“不行,不遵守學校紀律就要扣分。”
同學乙:“你只要這次不扣我的分,我買包零食給你,怎么樣?”
同學甲:“不行就是不行,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咱們的學校步變成垃圾場了嗎?”
同學乙:“好好說說嘛,我下次真的不敢了,我和你班的明明是好朋友。”
同學甲:“你還這樣,我就給你加倍扣分了。”
這段話,就把幾個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點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搗亂鬼無事生非,惟恐天下不亂。高芳芳對不良行為敢于斗爭,不留情面,說出話來尖銳潑辣;李星性格軟弱,膽小怕事。
片段三:
我站在老師面前,堅定地說:“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的,為班級爭光。“
老師拍拍了我的額頭,微笑道,”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是最棒的。“
我咬咬牙,“老師,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等我好消息吧。”
班長過來鼓勵我,“加油!運動會好好跑,你沒有問題的。”
我感動的看著班長,這就是班級同學間的友情,“嗯,我一定會盡全力的。”
同學一起幫我助威加油,我喊道“一定不負眾望!”昂首向操場走去。
片段四:
在高三讀書的趙新天在新華書店購書時遇到了小學時的班主任黃老師。寫一段200字的師生對話,可有少量的神態、動作描寫。
趙新天發現黃老師后,輕輕喊了聲:“黃老師。”黃老師抬起頭,驚疑地看著面前這位十七八歲的小伙子。“我是趙新天呀,是您以前的學生。”“趙---新---天……你是那個搗蛋鬼呀?!”“對呀。” 趙新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長這么高了,都快認不出來了。”黃老師上下仔細打量著他,“今年該是……哦,今年要考大學了吧?”“是啊。這不,我買參考書來了。”“高三學習挺辛苦吧?”“苦是苦,但總得學啊,再不努力就遲了。”趙新天調皮地說。“不錯,小伙子,好好干。考上大學別忘了告訴我一聲。”說著,黃老師欣慰地笑了。
四、參考題目:
1、遇見自己過去的老師、同學你會怎么說?
2、教室的精彩對白。
3、街上一聞
4、爸媽的精彩對話
5、罵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