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校文化要經歷一個持續長期建設和發展的過程,所以要從實際出發,因校制宜,切忌千第一律的模式化,也不要跟風轉,趕浪潮,一轟而起。下面講一下要堅持幾條主要的原則和操作步驟。
一是要堅持在繼承基礎上創新的原則。我們許多學校有優良的辦學傳統,也初步形成了優秀的學校文化。現在提出加強現代學校文化建設決不是推倒重來,而要堅持繼承一一揚棄一一創新的思想。對現在的學校文化要進行反思和總結,在此基礎上發展、—整合、創新,從而建立新的學校文化。
二是堅持共性和個性相統一的原則。學校是公益性的育人的事業機構,學校按照國家法規以及黨的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辦學,這些都是共性。但在共性的基礎上要追求有個性特征,包括如何繼承和發展學校歷史特色、學校所在區域的文人和自然特色、教學特色、管理特色等等。這樣,使學校文化既符合現行法規和方針政策,又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做到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
三是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當學校文化一旦形成后,也要不懈地貫徹實施,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和提高。有的學校也有正確的辦學理念,但沒有認真去實施,而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風一吹掉在地上。有的學校,辦學理念經常更換,辦學水平和品位并沒有提高,這就失去了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的實際
意義。
根據以上原則,在建設學校文化建設中可采取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第一,明確學校文化建設的整體目標.學校文化建設的整體目標不能憑空想象,也不能從報紙上抄錄,而要從調查學校歷史和現狀、研究學校實際情況中產生。包括學校歷史傳統文化、學校文化現狀(隊伍、教育教學、管理), 以及學校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要明確學校的定位,并根據這個定位,制訂學校短期和中長規劃,明確和實施學校文化建設的整體目標,如辦學理念、學校精神、校風、教風、學風、管理行為、環境建設等。在此要十分明確,學校領導、全體教職員工、全校學生都是構成學校文化的主體,其中關鍵角色是校長,主力軍是教職員工,學校文化作用的對象是學生。因此,必須充分發揮各個方面和各種成員的積極性,從而形成全校的合力。
第二,建立和完善學校常規,形成有力的制度文化。為了實現學校文化建設的整體目標,可將學校常規和制度建設作為切入口。要經過對學校全部活動的分解,形成各項常規管理制度。如環境常規、教師常規、學生常規、教學常規、管理常規、信息流通常規等。這些常規制度要科學、合理、穩定,要求政策性、育人性、操作性都很強。同時,要通過對常規制度的宣傳、教育、訓練、示范、檢查,使制度文化落到實處。
第三,提煉學校精神文化。在建設環境文化制度文化中,還必須重視提煉學校精神文化,因為它是學校文化中的內核。學校精神文化不能自發地產生,也不能照抄外校的,而只能經過以校長為首的學校領導有意識地培植和引導,并經過師生員工長期的實踐所認同,同時使之不斷踐行、完善和深化。學校精神文化,一般通過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校訓等方式來表現。其中,校訓是學校文化的高度升華和概括,所以校訓要有豐富、深刻的內涵,要朗朗上口,切忌套話、大話、空話。
第四,構建現代學校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運行機制、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要注意將學校文化的各種要素進行整合,并通過實踐一一提升,再實踐一一再提升,直至相對穩定為高水平的理念、規范,形成學校文化發展的良性的相對穩定的運行機制,從而提升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辦學水平和學校品位,使學校充分發揮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功能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