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人性的思考---自私·虛榮心·理性·良心·貪婪·忌妒·吝嗇·節制·貪婪

人性的思考---自私·虛榮心·理性·良心·貪婪·忌妒·吝嗇·節制·貪婪

自私是人的天性

        西方圣哲蘇格拉底告誡人們:“德行不出于錢財,錢財以及其他一切公與私的利益卻出于德行。”自私的人正是在“一切公與私的利益”上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精心為自己打算。他們不僅把錢財看得比德行還要重要,嚴重時甚至不惜用錢財去踐踏德行。自私正是對德行的背離。況且自私的人并不僅僅只著眼于錢財。自私的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是否對自己有利”,并按只對自己最有利的方面去行動,這就是他們全部生活的基礎。

      自私的人為了攫取個人的私利而絞盡腦汁,但又千方百計企圖將自己的本意掩藏起來。他們察言觀色,經常揣度別人是否發現了自已的秘密。人們的閑聊,他也懷疑是在背后對他的議論。因此內心深處總是得不到安寧,所以自私的人以病態的居多。賀拉斯說得好,自私的人必定也是焦慮的人,因為他生活在焦慮之中,所以就決不會自由。

      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愛占小便宜,貪圖蠅頭小利,是其主要特征。從多抽一支煙到白吃一頓飯,都要在心里來回謀劃。例如吃完飯付賬,他會連連地說:“我來我來!”并且急急的將手伸進內衣口袋使勁的掏,生怕被別人搶了先,但就是不見把錢掏出來。等到別人拿了錢去付賬,他這才拿出錢,而且一定要搶過去推讓一番,以便證明他的所謂誠意。這種事做一兩次尚可,時間長了就難免要被人看穿。不過這種人既要占便宜,又要顧全臉面,故伎依然要重演下去。他們善于玩弄小聰明,看似得計,其實常被人在背后竊笑。自私的行為,總離不開“刁巧”二字。

      因為自私表現在個人利益上,所以自私的人多吝嗇。雖然他們當中有些人的善心并未完全湮滅,但是他們寧肯出力也不會拿出錢財去幫助他人。他們不僅對外是鐵公雞一毛不拔,對自己也同樣苛刻,把銅錢看得比磨盤還大,因此多被人看不起。他們的行為最多只能得到他人的同情,但很難有真正的朋友。

      自私和貪婪有著原則上的區別。自私只在與自己利益相關的范圍內表現出來。例如三個人分十個蘋果,他想的是如何能得到四個。而貪婪的人則想著如何將十個蘋果全部獨吞。自私的人以占小便宜為目標,一旦得手便竊竊自喜。而貪婪則得隴望蜀,欲望永無止境。從一個銅錢到一個王國,他都不擇手段要據為已有。不過一般來說,他們于人、于社會都不會有什么大的妨害。

      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貪吃是人的天性一樣。自私是一種壞的行為習慣,但還不是邪惡。貪婪才是邪惡。但是這種壞的行為習慣如不加以克服,則很可能從損害他人的利益開始,到損害社會和國家的利益,發展成貪婪。甚至偷盜、敲詐、造假騙人,化公為私,直到更大的犯罪,以致被人所不齒。后者雖然不屬于自私的范疇,但卻是自私意識的延伸。這種人機關算盡,也許得逞于一時,但最終被命運拋棄的一定更多。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他們用的是陰謀詭計,無恥騙術。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自覺的克服自私這種壞的行為習慣,提升自己的理性,鍛練自己的意志。盡管和自私割裂是痛苦的過程,但是一個立志高遠的人,如果不能首先做到這一點,任何有價值的接近真善美的目標都是難以實現的,并且終將被自私所拖累。正如蘇洵所講的,“為一身謀則愚”,而且多私者必不義,到頭來不僅使自己一生美好的愿望付諸東流,而且很可能自己搬的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虛榮心是人的天性之一

        我深信,世上決不存在不戀慕虛榮的人。街頭流浪兒會因為多討得一枚硬幣而向同伴炫耀;幼稚園的孩子會因為老師的一句夸獎而嘻笑顏開。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認為只有“使君與操耳!”其實不過是用劉備來做陪襯,標榜的正是他自己。曹操雄才大略,自視甚高,可偏偏碰上一個不長眼的楊修,一而再、再而三地當眾道破他心中的玄機,使他的虛榮心受到傷害,以致遭到殺身之禍。而楊修之死,又何嘗不是他自己的虛榮心所招致的呢?

      但是對于一個有良知的人,虛榮心會使他有意識地克服自身的許多弱點。生性粗魯的人會學得彬彬有禮,心胸狹隘的人會學得慷慨大方,輕浮的會學得自重,自卑的會學得振作,懶怠的會學得勤奮,邋遢的會學得衛生……愛好虛榮的人,為了證明自己比他人更能干,會學習多種技能;為了能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榮譽,會加倍努力地工作。適度的虛榮心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增加色彩,對學習和工作有所促進,但終不能長久。

      因為虛榮心畢竟和進取心不同。雖然虛榮心也是對于贊揚的渴望,并在一定的時期和階段作出努力,向他人證明自己的價值,使自己和他人具有可比性。但是當虛榮心一旦得到滿足,就會飄飄然起來,所以炫耀常常是虛榮心的表現形式之一。例如有些年青人,不顧自己的經濟條件,穿衣必求名牌,實在不行,買件冒牌貨也是好的。盡管心里明知道是膺品,總還是不忘時時將商標露一露,以顯示自己的身分。所以虛榮心追求的是一種并不存在的或者不可持續的光榮或榮耀。而進取心則是為了達到事業上的某個目標而作的鍥而不舍的努力,雖然它的目標也有階段性,但它必定具有持續性,而且是踏踏實實的,一絲不茍的。即使預定的目標一時無法達到,也絕不會弄虛作假,欺蒙世人。

      虛榮和進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過我們也很難界定一個人的行為究竟是受進取心的激發還是被虛榮心所驅使。只要這種行為對個人和集體都是有益的,就應該得到肯定和支持。妄加區分這個人的行為是虛榮,那個人的行為是進取,都是極端錯誤的。

      然而虛榮心也決不是小人之心。小人心是以欺詐為手段,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骯臟目的。小人心的本質是損人利己,是卑鄙無恥。而虛榮心往往與人無害,雖然免不了與吹噓為伴,但一般來說,它只是希望在他人眼里比實際的更好,比條件相仿的人更加優越。它用來相比較的目標,總是更優秀的品質,更卓越的成就,更優裕的條件。不僅盡力去仿效,如果條件許可的話,也會實實在在地去爭取、去創造。適當的虛榮心理,可以鞭策一個人不斷地進取,所以虛榮心不可一概否定。

      虛榮心是人的天性之一。對于一個頭腦發熱的人,適當潑點冷水也許是需要的,但是冷水畢竟不宜多潑,所以我們才強調教育人應以表揚為主,表揚正是為了滿足一個人對于虛榮的渴望。它可以鼓勵進步、激發熱情,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出更多的成績。

      但是虛榮不可以脫離實際,過度膨脹的虛榮心很容易走向它的反面,以致采取不道德或者不合法的手段,去攫取自己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東西,從而走上罪惡的道路,這樣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的。

理性是人性的集中表現

        理性是人性的集中表現,也是人和動物之間的根本區別。人和動物都是按照大自然提供的條件生活的,所以都是合乎自然的,但是人又具有動物所沒有的邏輯、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和思維活動,所以人又是合乎理性的。如果人失去了理性,也就是失去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東西:道德、正義以及法律和輿論的約束,那么人一定要比任何動物更加兇惡、殘忍、貪婪和暴虐。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以及他們的許許多多的幫兇和追隨者,就是一群喪失理性、披著人皮的禽獸。他們雖然也有知識和能力,但不是將它們用于社會進步,而是用在了個人最狂妄的目的。

      理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在幼年和少年時代的善是膚淺的,局限性很大,而且善僅代表理性的一部分,因此做父母和教師的應有計劃地從人的幼年就開始對他們進行基本的理性教育,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倫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但是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活動日趨頻繁,對于基礎理論教育的要求不斷深入,而在家庭和學校中,對理性的教育卻有逐漸弱化的趨勢,其后果現在業已顯現,如果不能及時扭轉,其后遣癥是不能低估的。

      理性健全的人,會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認識到理性的作用和力量,從而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理性并且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在理性領域里向各個方向發展,逐步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但是現代社會過份強調自我的作用,盲目追求自愛意識和自我價值,從而放松了對理性的向往,甚至對反理性的行為視而不見,不但不予以斗爭,反面唯恐避之不及,這實在是一種惡劣的縱容邪惡的表現,其本質也是反理性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潘朵拉的盒子,裝著人性的弱點,潛藏在我們的意識之中,憤怒就是其中最活躍的一種。在它的驅使下,最容易做出過激的舉動。如果沒有理性的監守,在這些弱點變成行動之前予以克制。我們的人生必將遭受更多的挫折。有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錯事和蠢事,正是由于當事人理性的薄弱,從而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這在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也是我們需要特別反省的。

      理性是知識和經驗綜合作用的產物。理性雖然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但是在針對某個外部事物時,總會自覺地顯露出來。理性的光輝反映在對客體的善。一個有理性的人,總是將自己和整個社會聯系在一起,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助于社會和他人,而不會損害社會和他人。即使是完全屬于個人的私事,他也會考慮到對社會和他人可能產生的間接影響,從而有所節制。知識有助于理性的增長,但在處理日常事務和社會活動時,經驗則更為重要。

      理性存在于任何人的心中。只有喪失理性的人,不存在完全沒有理性的人。理性不是孤立的,就像圣人的心中也會受到欲望的干擾,惡人心中也時或有理性在閃爍。在人的心中,理性和欲望的爭奪無時不在。我們說一個人有理性,是說他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理性戰勝了邪惡,而一個喪失理性的人,則是邪惡在他心中起著主導作用。

      人的理性樹立了他的尊嚴。作為一生下來就注定要在社會中生活的人類,只有理性才能使他在社會生活中游刃有余,并在一生中將他的業績和光輝留在人間。“見不盡者,天下之事;讀不盡者,天下之書;參不盡者,天下之理。”天地悠悠,人生短促,讓我們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不斷積累起知識和經驗,做一個有健全理性的人。

良心是一個最具群眾性但又最不可捉摸的品性

      原始社會沒有用來規范人們行為的法律,處世的唯一準則就是良心。現代社會雖然法律多如牛毛,但除了對簿公堂,人們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還得憑藉良心。

      古往今來,“憑良心辦事”的原則代代相傳,歷盡幾千年依然被奉若圭臬,可見其永恒的魅力所在。

      在人性當中,良心是一個最具群眾性但又最不可捉摸的品性。良心的本質是向善的,但它又因一個人道德標準的不同、知識層次的高低和信仰上的對立,以及所處的地位和立場的懸殊,對于良心的界定就表現得千差萬別,使得在對具體物件的認識上,甚至水火不能相容。例如德國法西斯把它們的行為說成是“純潔和優化人種”,日本法西斯則是為了“大東亞的共同繁榮”,這就是它們的所謂良心。實際上,它們的這些滅絕人性的暴行,和我們所說的良心的本意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論的。它們不僅是反道德、反良心、而且是反人性的。

      良心的向善是與生俱來的,任何一個未啟蒙的孩子,都能通過自己的直覺區分簡單的是非善惡。正如孟子所說:“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話看起來不免唯心,認知總是通過實踐、通過學習才能得到的,怎么可能不慮而知呢?其實我們一般說與生俱來,意思是指孩子在沒有系統學習之前,就具有的知識。良心的實質就是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或者說肯定是、否定非,肯定善、否定惡的能力。由于孩子出世以后,父母的說話和行為就不斷在他們腦子里留下印象,就是一個賊,他也絕不會對孩子說,做賊很光榮,你將來也去做賊,惡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要求孩子將來學好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之初,性本善”的說法,是符合實際的。隨著知識的積累,理性的增強,良心向善的動力就愈堅決,就愈有能力抗拒邪惡的誘惑。所以良心需要理性的培養,知識的灌溉。

      然而,由于受到環境的影響和惡人的挑唆,假如意志不夠堅定,一旦使良心失守于邪惡,就可能肆無忌憚的去制造罪惡。即使如此,從小就銘刻在心靈深處的良心也不會完全的湮滅,于是就不可避免的要時時受到心靈的譴責和煎熬,無法得到平常人能夠得到的安寧。有些罪惡是在昧著良心的情況下做出來的,一旦良心發現,將會折磨終生。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算得上是有良心的呢?這個問題看起來抽象,但是說到底也是很具體的。所謂的良心,無非是人的本份之心。人從出身開始,毫無疑問心是向善的,但是我們現實的社會,基本上是一個以利益為基礎的社會,因之人的思想也就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慢慢發展成以自我為利益的中心去看待周圍的一切,去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了。所以說,如果一個人能始終保持著不做損害社會的事,不做損害他人的事,在考慮自己利益的時候,也兼顧到集體和他人的利益,與人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常懷感恩之情,常存寬容之量,信守誠實之本,這樣的人,我認為就是一個有良心的人。

      但是,我們還不能只滿足于做一個有良心的人,而且要不斷的使它更加凈化,更加深沉,更加完美,如此方能面對誘惑而保持純潔本色,面對邪惡而凜然不為所動。

      良心,是我們心中的佛祖,是我們心中的上帝,是我們心中的神。良心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貪婪會給人帶來無限痛苦的地獄

     美國開發初期,地廣人稀,地價甚廉,當時土地的出售,是以一人一天所跑的范圍為準。

  因此,有一個人付了錢就開始拼命奔跑,從清晨到中午,此人絲毫不敢休息,惟恐稍有松懈就損失了一些土地。到了黃昏,眼看太陽就要下山,如果跑不回終點就要前功盡棄,因此,他開始不要命的狂奔。

  但是哪里想到,當他費盡千辛萬苦跑到終點時,人也立即倒地,氣絕身亡,賣主只好將他草草的就地埋葬,而所占的不過就是一棺之地。 

      在目前的生活中,你是否正為一些目標在狂奔?能不能停下來自我整理一下,思考一下,為何要如此操勞?有沒有可能做一些調整?生命應該可以活的更好,不是嗎?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回生命呢? 貪婪是一種會給人帶來無限痛苦的地獄,它耗盡了人力圖滿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沒有給人帶來滿足。

忌妒是心靈的野草

      一群魔鬼為了提升業績,企圖以名利、情欲、恐懼、死亡來試探一位道行甚高的隱士,但一直都沒有得逞,每個都無功而返。

  魔王知道了,想一顯身手,對這一群魔鬼說:“你們這些方法都太膚淺了。退到一邊去,看我的!”

  魔王走近隱士身邊,輕聲的說:“你的同門師弟已經當上了大主教,你聽說過沒有?”

  霎時間,隱士莊嚴肅穆的面容,罩上了一層嫉妒的陰影,魔王的詭計成功了。   


      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當你看見別人成功,或別人擁有我們所沒有的機會時,心中是否有不滿的感覺?甚至懷忌在心,久久不得釋懷?嫉妒之心卻往往成為我們性格上的致命傷。讓我們能以寬廣的胸襟接納自己、欣賞別人,因為那才能使我們真正得到快樂。 忌妒是心靈的野草,它妨礙健康的思想生成。

小處吝嗇也是學問

吝嗇被人們普遍視為人性的缺點,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小說中,吝嗇的人一般都是反面角色,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應該可以當選吝嗇鬼的代表。有人在南北文化的比較中,也把南方某些大城市人的吝嗇當作不可饒恕的小辮子,抓住不放。但現在都市中出現了一種新的生活潮流,就是主動追求吝嗇。

  小處吝嗇,大處大方

  “吝嗇”一族有著共同的特征:小處吝嗇,大處大方。他們的收入頗豐,但商場打折時總能見到這群人蜂擁而至,路邊淘寶店里不乏他們的身影,討價還價成了購物的樂趣,半個小時能磨10元錢就如一場戰役的勝利;不過,衣櫥里卻也不難見到阿瑪尼、寶姿等價值不菲的名牌;有時間坐公車的不會打車,可以自己做飯的不會下飯館,賓館里的免費用品一件不落地悉數收入囊中,飯店里的附贈紙巾也進入“用不完兜著走”的行列;但是,請客吃飯時會大方地買單,朋友聚會絕對最快出手;他們會掏四五百元看一場芭蕾舞劇,花五六千元報一個商務英語培訓班。

  看上去“吝嗇一族”仿佛是個矛盾的結合體,這些自相矛盾的行為背后的心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吝嗇為了提高生活品位

  在心理學上吝嗇描述的是個人對自己的金錢、財物、力氣、能力、時間、知識等過分愛惜的一種特殊態度,是一種極端自我中心主義的表現。“吝嗇一族”似乎改寫了“吝嗇”的內涵,“只選對的,不買貴的”成了新的價值觀和行為導向,標志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的成熟。省小錢不可能發大財,吝嗇小錢的過程本身其實是為了獲得生活的樂趣,討價還價是樂趣、公車上的市井閑話是樂趣、商場里的擁擠喧囂帶來了壓力宣泄的樂趣、淘寶店里的小東西喚起了童年回憶中的樂趣……

  物質生活達到一定層次,金錢不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惟一標準,也不再是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標。生活的意義是什么,在“吝嗇一族”這里有了新的詮釋:錢是獲得高水平生活的前提,但不是終極目標,省錢不是以犧牲生活為代價,而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和基礎。每件物品、每件事對每個人來說具有不同的價值,人們衡量價值的差異決定了他愿意投入的成本的多少,這是帶有實用主義性質的行為特點和心理特征。比如,教育培訓會帶來長遠收益;人際網絡價值很難用金錢來衡量,它的建立和維護需要大量人、財、物的投入和用心經營。在這些領域,金錢不能作為衡量價值的量尺。在另一些場合,人們對愉悅、快樂的期望很高,花錢是為了快樂。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在經濟生活中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現代人內心中對生活快樂幸福的追求,與表面上的新吝嗇主義也就完美地統一起來了。

  投資要量力而行

  要真正做到合情合理的“吝嗇”,也是一門學問。要以優質生活為目標,在大處投資、從小處節儉。要有詳實、合理的理財計劃,既要繼承節儉、仔細的美德,也要為整個生活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在保證正常生活開支的同時,有意識地儲備教育、醫療、住房、保險等資金,該花之處要肯花,該花之時不心疼。

  對人際關系的投資要量力而行,不同的人際關系要求是不一樣的,與客戶是利益關系,與同事是利益的共同體和競爭體的結合,與好朋友是志趣相投,與親人是血緣關系,每種關系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與交往范圍,有時需要用錢,有時花很多錢卻未必是好事。總之,合理、適度的“吝嗇”與細致、有方向感的大方相結合,就會成就生活更多的意義和樂趣。

節制長樂

     《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飲食男女,是人的天性和基本欲望,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礎。然而人的欲望總是不斷伸張,要求愈來愈高的。舔糠及米,妄視思淫。連孔夫子也不能不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不過幸好色的口子一直沒有被打開,但食之風卻愈來愈盛,滋生出一批又一批饕餮之徒。所食之物更是層出不窮,從陸地吃到海洋,從地底吃到天空,不僅敗壞著社會風氣,而且腐蝕著人的意志。暴飲暴食,還會嚴重地戕賊健康,所以貪圖口福之人常會招致意想不到的疾病。所以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實篤說:“美食并不忠實于自己的身體,沉溺于味覺是不忠實自己生命的表現。”因此,食色雖人所必須,但節制尤為重要。在營養普遍過剩的今天,節制飲食和怡享天年,在本質上已經是完全一致的了。

      節制不僅僅局限于食色的范圍,在所有生活和工作的領域,都有需要講究節制的地方。《禮記》所云:“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都是講的節制。我們平常講的“欲速則不達”,也是從反面闡明節制的必要。即使我們對于事業上的追求,目標也不宜一下子定得太高,否則達不到目的,就會挫傷自信,帶來長久的負面影響。因此還是以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為好。好高騖遠者看似頗有雄心壯志,但碰壁比僥幸成功的機會更多。

      所以節制的人總是比較安全,心靈也容易得到自由和寧靜。特別是能夠在關鍵時刻節制自己,堅持以理性控制自己行為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人。在他們內心深處,能夠理智判定自己生命的價值應該定在什么位置上,并以此作為自己生活的起點和確立奮斗的目標,所以他們總是更容易得到滿足和成功。

      節制的要點是有度和不過份,一切正常的合乎道德的欲望都不在節制之列。沒有人能完全擺脫美食錦衣的誘惑,但這要與自己的收入相稱。而且食不可過飽,要講究均衡營養,這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關鍵。對過度膨脹的欲望,則必須得到適時的節制。但節制需要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不然欲望會沖破一切理性的束縛而任意泛濫。正如俗話所說,交桃花運的人,原子彈都不能使他清醒。理性和獸性之間,往往只有毫厘之差,這就要看意志的力量了。

      只有在理性指導下的生活,才是有節制的生活。只有有節制的生活,才能始終有快樂相隨。節制長樂!

關于貪婪

貪婪不只局限于對金錢的欲望,對權力的渴求同樣可以喚醒內心深處貪婪的本性。貪財的人不因得到財富而滿足,戀官的人也不因得到祿位而遂愿。貪婪者的心猶如宇宙中的黑洞,無論什么東西只要進入它的范圍,就會瞬間被吞噬,而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并立即做好吞噬新獵物的準備。

      貪婪的基礎是自私。初始的愿望也許只是頓有所餐,夜有歸宿,但是這種人永遠不會向后看,當衣暖食飽以后,他就會羨慕并且希望超過那些生活得比他更好的人,所以貪婪之徒經常處于浮燥的狀態之中,心靈無法安寧。

      貪婪者內心的道德善,隨著欲望的增加而減少,而惡念則一次比一次更加卑劣。欺騙只能謀取少量的錢財,攫取巨額財富必須施展大的陰謀,所以貪婪是惡行的催化劑。沒有一顆貪婪之心不希望從石頭里榨出油來,如果尸骨也能煉出銀子,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將它們投入溶爐。“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這正是一切貪婪之徒的畫象。有人認為貪婪之徒必是兇狠丑惡、無所不為之徒,這是毫無疑問的,盡管他們中的有些人戴著一付道貌岸然的假面。

      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勢,以種種莫須有的理由為藉口,或小題大作,或藉故找茬,勢無忌憚的敲榨勒索,沒皮沒臉的魚肉百姓,這種人不僅為社會所不齒,而且終究要受到正義的制裁。

      貪婪的人并不會因職業而改變貪婪的本性。喬叟在《赦罪僧的故事》中惟肖惟妙的刻劃了一個以布道為宗旨的圣徒,他一面諄諄告誡貪財是罪惡之源,一面卻在謀劃怎樣從受教者身上搜刮更多的錢財:“哪怕她的孩子就要餓死,我也決不放過。”我們要特別警惕那些表面上的正人君子,在他們冠冕堂皇的后面,常常隱藏著丑惡的靈魂。“不知恥者,無所不為”,仁慈和兇狠,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隨時可供選擇的面具,善良的人常常被他們所欺騙。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對財富的向往都是丑惡的,其界定的準繩是他獲得財富所使用的手段,一切用正當的光明磊落的手段獲得的財富,無論多少都是干凈的。財富本身并不是罪惡,只有不義之財才是罪惡的淵藪。

      貪婪像水面上扭曲游動的蛇,攪得人心緒不能平靜。如果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等于一座墻垣已經坍塌的城池,失去了對任何邪惡防御和抵抗的屏障,隨時都可能在利益和感官刺激的誘惑下崩潰。

      貪婪雖然可以在理性和意志的力量下得到暫時的遏制,但終不能長久。只有從心靈上徹底戰勝它,才能得以永恒。虛懷若谷方可無憂無慮,對需求的自足,才會遠離煩憂。

      “飛蛾性趨炎,見火不見我”,貪婪之徒終究不會有好的下場。愿所有希望靈魂得到安寧的人,遠離貪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性的剖示
360智腦談論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
發現自己的人格缺陷--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
什么是人性?貪婪,恐懼,欲望,沖動,自私 這些不是人性,而可以叫
人性的弱點,就是貪婪和自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田东县| 绥中县| 禄劝| 霍山县| 宜宾县| 思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衡山县| 乐山市| 巴林左旗| 交口县| 泸水县| 乌海市| 怀集县| 吉木萨尔县| 剑阁县| 北川| 达孜县| 沽源县| 遵义县| 苗栗市| 昌乐县| 彩票| 安阳市| 彭阳县| 怀远县| 城口县| 平武县| 大方县| 瓦房店市| 湘西| 吉木萨尔县| 平乐县| 龙泉市| 论坛| 沙坪坝区| 南丹县| 五指山市| 兴城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