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能力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忍耐也是一種美德。這一觀點可能與現代社會不太合拍,現在是競爭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忍耐可能就意味著退讓和窩囊。但是,很多學者已經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里有些東西并沒有過時,相反,其中的學問博大精深,如果運用于現代人的生活,必將使人們受益匪淺。
這個忍耐就大有學問,忍耐包括很多種。當與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忍耐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這種忍耐無疑是一種大智能。唐代高僧寒山問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視我,毀我傷我,嫌惡恨我,詭譎欺侮我,則奈何?”拾得回答他:“子但忍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裝聾作啞,漠然置這,冷眼觀之,看他如何結局?”這種忍耐里透著的是智能和勇氣。
人生不可能總是風調雨順,當遇到不如意,甚至是災難時,一個人的忍耐力往往就能發揮出奇制勝的作用。
與別人發生誤會時忍耐,那只是一時的容忍,比較容易做到,難的是在漫長的時間里,忍受著各種各樣的折磨,而只為完成心中的理想。這份忍耐是難能可貴的,但也是做人最應該擁有的一種能力。
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忍受著酷弄的折磨,忍辱偷生,寫就了不朽的《史記》。以他剛烈的性格,在當時的狀況下,本該是一死了之的。但沒有選擇自殺并不是他畏懼死亡,而是他深知自己身負客觀記述歷史的使命,所以,他必須放棄個人的榮辱傷痛,用生命去完成那部光照千秋的巨著。 份忍耐力源自他的正義感,還有對歷史的責任感、使命感。
人貴在能屈能伸,伸容易,屈就很難,這里面就需要非凡的忍耐力。只要這個人真正有智能、有才干,不管他忍耐多久,早晚都有出頭之日,而且,他的忍耐力反而使他更加富有內涵和魅力。
人生很多時候都需要忍耐,忍耐寂寞,忍耐貧窮,忍耐誤解,忍耐失敗。
持久的忍耐力體現著一個人能屈能伸的胸懷,忍耐力是保存力量,是隱匿自我,高揚自我。人生總會有低谷,有巔峰,在低谷里能夠泰然處之的人才是真正有智能的人。走過低谷,前面就是海闊天空。回過頭來,那些在低谷里隱忍的日子,那些在苦難里積蓄的日子,那些在寂寞里執著于夢想的日子,都顯得彌足珍貴。那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有一定的想象力
想象力之于人生,就如翅膀之于飛鳥,失去了翅膀,鳥就飛不起來,就與萬里長空無緣。
愛因期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豐富的想象力是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是以好奇心為起點的,并不是毫無根據有幻想和猜測。
有著豐富想象力的人,他總是不滿足于現狀,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將事情做得更好。他們勇于創新,大膽假設,往往能夠取得豐碩的成果。
如果不是人類想象著像鳥一樣飛上藍天,那么,我們今天恐怕就沒有飛機這一快捷的交通;如果不是人類想象著像魚兒一樣在水中暢游,那么,我們就不會有輪船,不會有潛水艇,江河湖海對于我們來說將永遠都是神秘的。因為有了想象力,人類不但飛向了藍天,還飛向了月球,飛向了太空,到廣袤的未知世界探尋科學的神秘。
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牛頓發揮想象力,發現了萬有引力。燒水時壺蓋的跳動啟發了瓦特,促使他發明了蒸汽機。
想象力很多時候都是動力,在前方召喚著不滿足的人們繼續向前。
流氓兔現在已經成了大熱門的明星,他的創作者金在仁的靈感來自于哪里呢?原來是他還在讀幼兒園的小侄女,一個可愛俏皮的小孩子。金在仁大膽地發揮想象,硬是將小侄女的形象運用到一只兔上,讓這只兔子具有了鮮明的個性。頑皮可氣的流氓兔驗證了人類豐富的智能。那些成為我們朋友的卡通明星,米奇、唐老鴨,無不體現著創作者超凡的想象力。他們想象動物的言行,想象動物的情感,想象人類與動物共存的理想世界,他們用愛心和想象為世界的孩子營造了一個夢想的天空。
人類如果沒有想象力,那么,整個世界都會變得毫無創意可言。想象力豐富了人類本身,也豐富了這個世界。世界本來一直都是一個樣子,是人類利用自己的想象,將世界改造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于是這個世界變得多資多彩,千變萬化。
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想象,再化為事實。想象力不豐富的人創造力也不會太高;一個沒有創造力的人只只能是碌碌無為之輩。想象力有時候就是你具體計劃的雛型,它指引著你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頂端。
有一定的交際能力
在現代社會里,一個人是否具有出色的交際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了。整個世界都是開放的,大家在這人世界里更加頻繁地進行交往,不與外界打交道就能夠安安穩穩地過日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只要你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須與人打交道。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有質量地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我們離不開社會環境,離不開周周圍的人。
沒有人全能得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所以,與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像我們要吃飯、要購物、要洗澡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所有成功人士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都有著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善于利用他的人際關系為自己服務。在與別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非常有技巧,他們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如何去影響別人的思維方式。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事例,一個學歷很高、能力很強的人在單位很長時間里都得不到重用,相反另一個學問不如他的人卻平步青云,一個從來沒有出現過差錯的員工莫明其妙地下崗了,一位在部門里工作最辛苦的職員卻拿著最低的工資。我們無法非常明確地解釋這些現象,但是有一點卻值得注意,就是這些才能方面很優秀的人在人際交往上往往都有著非常明顯的欠缺。有的時候是他們過分顯露自己的個性,有時候是他們不懂得進退寬容,有時候是他們沒有把握機會的能力。
現代社會,一個人的交際不等于是擅長拍領導馬屁,或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交際能力并不意味著非得要討好誰,相反,在適當的場合下,你完全可以展示自己的個性,這個時候,你的表現恰好還是你有著絕佳交際能力的明證。交際能力體現的是對你自己和他人的理解,是你的溝通能力、忍耐能力、應變能力等等綜合能力的一個評述。
情商研究表明,了解別人內心感受的能力對于一個人的工作、愛情、友情、家庭等方面都很重要。我們如果能夠從他人發出的信號辨別他的真正感受,我們就能夠控制自己發出的信號,這種善解人意的能力是構建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
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使一個人快樂地融入群體,并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被他人接納的同時,獲得一份滿足感和認同感。
不能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人,大多都是很自我的人。他們總是看到自己身上的長處,看不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他們喜歡囿于自己的世界里,冷眼旁觀周圍的一切;他們自尊心強,能夠自己解決的事情輕易不求助于別人;他們喜歡享受一個人的清靜,不喜歡被打擾、被關注。事實上,成就一種事業從來就不是一種單純個人的活動,總要依助于群體的力量。對于每一個致力于事業成功的年輕人來說,與人相處的藝術至關重要。這是邁入社會需要學習的第一課,這一課如果不及格,即使機會來到你的面前,你也很可能與它擦肩而過。
卡耐基認為,任何人際關系,無論是私人交往還是業務關系,如果以成年人的那種互利來支配的話,對雙方來說只會有益。卡耐基還認為,一個人在工作中獲得成功所要求的技能,85%是基于人際關系,只有15%是因為技術和訓練。美國成功學研究專家羅賓在《喚醒心中的巨人》一書中明確地說,一個人想要成功,有5個方面不得不注意,其中人際關系被列在了第三大方面。
要有一定的業務能力
常常有這樣的事情,讀書時成績拔尖的人工作之后業績并不突出,很多人一生都是碌碌無為。而那些成績中等,讀書時并不被老師所喜愛的學生,往往日后在工作中表現得極為出色,或者成了優秀的企業家,或者成為某些單位的業務骨干、主管領導,或者某個行業的佼佼者。
為什么呢?因為讀書時的成績只代表這個人在學習方面的能力,他頭腦很聰明,或者他不貪玩,但是,并不在具體的工作中能夠拿得起來。一個人在單位里的表現要看他的業務能力,而不是他讀書時的成績單。
人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要有一定的業務能力。如果做老師,那就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有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如果是做廣告業務業務員的,那就一定要對廣告知識了如指掌,對客戶的心理很有研究,對把握人際關系很在行。在某一領域成功的人,一定是在這個領域中干得如魚得水的人。
北京有個下崗女工,她雖然下崗了,但日子過得很滋潤。她去保險公司工作,從最低層的業務員做起一直做到業務主管,她直接的客戶就有100多人,每個月的收非常豐厚,從來沒有低于過5000元。
她文化水平不是很高,長得也不漂亮,但是無疑,在保險業務方面,她做得比較順暢。因為她勤奮、真誠,而且善于研究客戶心理。
一個有業務能力的人是永遠都不會失業的,像這個保險業務員一樣,雖然她曾經下崗了,但是她的日子卻越過越好,越過越富足。
業務能力靠的是培養,還有就是自身的努力。
業務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積累和努力,當進入一個新單位,接觸一個全新的行業的時候,首先要向同事學習,然后再認真地在實踐中邊學習邊提高。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是肯吃苦的精神,再有就是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有的人很有才氣,對自己手頭的工作也能夠勝任。但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對工資不滿意,對領導不滿意,所以不安心工作,或者頻繁地換工作,這都不利于他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出類拔萃的業務能力需要的是日積月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對于一個人的工作來說非常重要。
在任何單位,業務能力都是領導最重要的,優點再多,再會做人,工作拿不起來肯定到哪兒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