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則廣為流傳的小故事
故事發生在英國南部的一所小學里,一位教師調任一個較差班的班主任,該班孩子大都很調皮,愛搗蛋。老師第一堂課就跟他們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課了,老師說:“孩子們,你們要是能把學習成績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場里的一頭豬。”這些調皮的孩子問:“老師,這是真的嗎?”老師說:“真的,而且我要吻的是一頭你們認為最大的母豬。”孩子們好奇,都希望老師去吻豬。從那天起,他們的課堂紀律好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即使有貪玩的,別的孩子也會提醒“難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師去吻那頭大豬嗎?”半年后,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圣誕節的前夜,孩子們對老師說:“老師,你可以去吻那頭豬了嗎?”老師說:“當然可以。”于是,老師帶著這群孩子穿過公路,來到放牧場。孩子們在豬圈里看到一頭特大特肥的豬。老師走近那頭大豬,輕輕地吻了它。孩子們在豬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老師吻了豬也和他們一樣大笑了。
讀這個故事,我們不是看到這位英國教師的滑稽可笑,而是看到了這位英國教師平易近人的態度和師生平等的意識,看到了教育所追求的親近自然的境界,看到了教育所擁有的和諧歡愉的氛圍
美國:誠信教育從娃娃開始
美國從幼兒園和小學起就重視對孩子的誠信教育。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設計的基礎教材中突出了誠信方面的內容,其中一篇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則故事:一位國王要選擇繼承人,于是發給國中每個孩子一粒花種,約好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將誰選為未來的國王。當評選時間到來時,絕大多數孩子都端著美麗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孩子端著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后,這個孩子卻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都已經被蒸過,根本不會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選出最誠實的孩子。教材建議老師在班上組織討論,向學生介紹最大程度的誠實是最好的處世之道這句諺語,并且要求學生制作誠信的標語在教室里張貼。
幾年前,美國一所學校的多名學生在完成生物作業時抄錄了某網站提供的一些材料,任課教師就毫不客氣地判這些學生的生物課得分為零。這位教師說,第一天上課她就和學生訂下協議。協議說,教師布置的所有作業都必須完全山學生獨立完成,欺騙或剽竊將導致學習失敗。支持她的教師們說,教育學生成為一名誠實的公民遠比通過一門生物課重要得多。
日本:誠信教育貫穿學校生活
很多學校的校訓都有誠信二字,如東京文京女子中學的校訓是誠實、勤勉、仁愛。泰星中學的校訓中也有誠信這一條。該學校的校長解釋說,誠實就是對所有人都要以誠相待,有品位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誠實,所以要一諾千金,要以堅強的意志實現諾言。看來誠實是泰星中學校訓的主要內涵。橫濱翠陵中學的教育方針是自立、誠實、實行,以培養自主性強、誠實、能夠身體力行的人為己任。以誠信為校訓的學校在日本不勝枚舉。在日本,誠信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貫穿于孩子學校生活的始終。日本學校有一種倫理課,誠實、善良、向上、奉獻、謙讓、名譽、正義是該
德國:誠信教育,父母以身作則
德國的教育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孩子在四五歲時是培養其價值觀和辨別是非能力的最主要的時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這個時期養成的。因此,在德國的青少年教育體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父母則是孩子的道德教育的啟蒙者。德國在教育法中明確規定,家長有義務擔當起教育孩子的職責。德國家長也都非常注重為孩子營造一個真誠的氛圍。家長們普遍遵守這樣一個原則: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家長必須做出榜樣。在德國一個小城的路口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為了孩子請不要闖紅燈。據當地居民講,自從立了這塊牌子后,闖紅燈的行人和車輛明顯減少。因為家長帶頭為孩子做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樣子,孩子自然也會這樣做,不去闖紅燈。
在德國,你如果隨地亂扔垃圾或者在沒有停車標志的地方停車,馬上就會有人過來阻止你,并給你講明一套遵守社會公德、為下一代做好榜樣的道理。這種誠信氛圍不僅培養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也規范了成人自覺遵守社會秩序,誠信待人。在描述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時,嚴謹、誠實、守信是經常被提到的字眼,這與德國從小就抓誠信教育和家長以身示教是有很大關系的。
瑞士:誠信被寫入法律
在瑞士,公德教育深入人心。幾乎所有人都表示并不太在乎子女將來是否成就大業,但希望他們能遵紀守法,善良正直。
許多外國游客初到瑞士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街道的安靜整潔、當地人的誠實有禮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瑞士人之所以能保持較高的社會道德水準,根本原因是他們誠實守信的傳統民族精神。瑞士人很早就將誠信入法,1907年瑞士國會通過的《瑞士民法典》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這部法典的第二條規定:“任何人行使任何權利,或履行義務,均應以誠實信用為之。”這使得誠信原則成為民法的基本原則。許多瑞士服務行業都實行先消費后付賬的方式,將賬單寄到家中,在規定的日期內支付,其基礎就是全體國民良好的信用。
感言:
1、誠信應當成為做人的第一準則,它是人類社會和諧交往的前提與保障。
2、眾多道德問題都是源于不誠信。
3、因為誠信出問題,所以現在出現了政府用法律來修正道德的尷尬局面。
4、離開誠信就遠離教育、空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