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獲得成功,20% 靠的是智商,而80% 靠的則是情商。“情商”這個詞是舶來品,對于一個人成就一番事業至關重要,它不像智商,可以通過測量給出個具體數值來,所以總讓人有點兒摸不著頭腦。
所謂情商,就是一個人管理、控制自我情緒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綜合能力。情商的一面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另一面則是你如何對待別人。在人與人打交道時最能看出一個人情商的高低來。大家或許有此同感:有些人學歷不可謂不高,技術不可謂不精,能力不可謂不強,可不知為何,就是得不到大家的認可,這與他們忽視情商不無關系。
人緣,泛指一個人與周圍人的關系,它詮釋著當事人在某一環境與其他人相處的情況。“有人緣”表明友好、和諧與互助;“沒人緣”則可能是孤僻、隔閡與心存距離。不經意間,人緣成了一個人留給他人的印象分, 是否被他人接納的“入場券”。對個人而言,“人緣”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對集體而言,“人緣”是一種凝聚的力量。好“人緣”來源于學識、修養及擁有健康的個性。
“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情商”、“人緣”就好比是“黏合劑”。一個情商高、人緣好的人,比較能夠體會、體諒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善解人意,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辦事情,同時也使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縮小人際間的心理距離。而人際關系不融洽的人,其在工作和生活中很難有知心朋友,遇到困難也很難得到他人真心誠意的幫助。
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加大,使得人們對情感交流的渴望變得更加強烈。古人說得好:宰相肚里能撐船。只有心胸寬廣的人,才能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如此你就能忘卻一些不愉快的事,也使得你的生活更輕松、更愉快。而一個不會與別人分享的人,最終的結果是自己永遠分享不到任何成果;一個不會欣賞別人的人,最后的結局是自己永遠得不到別人的欣賞。
平日生活中,看似一聲簡單的問候,一個自然的微笑,都可以達到溫暖人心的效果。由此,要求每個人不因性格、稟性不同而獨斷專行,不因愛好、情趣各異而我行我素。唯有遵循誠實守信,學會欣賞、分享和包容,以禮相交,以誠相待,才能贏得他人的友愛之心,別人才樂意接納你,親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