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播出的《下一站是幸福》,乍一看介紹,好像是一部純粹的甜寵劇,而且立意還升華到職業女性對傳統戀愛觀的突破。但實際上,整部劇還是相當陳舊、低幼的偶像劇。
故事說的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賀繁星,和手下的實習生元宋相愛,彼此年齡相差十歲,談著秘密的辦公室姐弟戀。同時,女主還被另一家公司的大老板,男二號葉鹿鳴追求著。
甜寵劇也好、姐弟戀也好,觀眾都看了不少,《下一站是幸福》主打的賣點就是賀繁星,要書寫她這個職場女性不僅獨立成熟,而且篤定自己的婚戀觀,拒絕所謂的合適,選擇真正喜歡的人。
聽著是一個女性獨立的熱血故事,但完全就是一個偽命題。
開篇幾集,女主酒醉對男主貼耳訴苦,然后倆人在辦公室里玩壁咚,從告白到確定關系,四五集就搞定了,看著一共洋洋灑灑的四十來集,我以為劇情之后會像《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男女主能因為愛的力量,破除周圍偏見,談一場振奮又細膩的戀愛,結果卻用一個又一個誤會與隱瞞,陷入腦殘的偶像劇。
最大的槽點就是女主賀繁星,她絕對不是成熟女性的代表,本質上還是一個低幼傻白甜。身份是大齡職業女性,但始終是一個少女人設。
在豆瓣簡介上,電視劇又名《資深少女的初戀》《資深少女的幸福生活》,標題上「少女」「初戀」這些措辭,還有包括女主在內,很多人的臺詞也都在強調「資深少女」的身份特點。
雖然賀繁星是在職場上歷練十年的女性,但事實上,還是要求她是一個比學生還要純潔,是個從沒談過戀愛的少女,涉世不深的懵懂姑娘。
編劇把女主描繪成一點也不物質、單純可愛、沒有利益牽扯的純愛主角,說到底,還是傳統的處女情結。
在男權社會,女性在社會地位或者家庭關系上,往往劣于男性,甚至雙方是一種附屬關系。姐弟戀可以說是對傳統的戀愛關系的一種挑戰。本來女主年齡帶給她獨特的優勢,那些理性和成熟都蕩然無存,完全弱化成低幼女孩。對于女性年齡的芥蒂,《下一站是幸福》并沒有突破這個現狀,是逃避這個問題,把賀繁星心理年齡徹底退化成少女。成熟女性對感情的期待,也被塑造成懵懂少女的狀態,對于三十二歲的女主,編劇把賀繁星的感情或欲望還是包裝成純愛模樣。所有人對賀繁星的評價無非是年輕、漂亮、單純。這不僅是否定了年齡差異上的不同,更是否定了女性的多樣。實際上,就是對所有女性采用一套相同的理想化標準。一開始塑造女主時,賀繁星對自己的婚戀觀是相當篤定的,但是一談戀愛,就是無腦狀態,都不是正常的戀愛戲,女主基本處于失語狀態,都說戀愛讓人瘋狂,編劇就完全忽略了人物的行為動機。女主和男一的感情線,完全是網絡言情的狗血拉扯。兩個人不知道因為啥就相愛,一次女主腰閃了,男一號幫她按摩,這一下就有好感了。重要的是,多少人看出來這是赤裸的騷擾。本來這種年齡差的姐弟戀是要呼喚平等關系,對抗女性的卑微,結果現在反而拍成了另一種油膩,這和大叔騷擾小姑娘根本沒有區別。男女主又經常隱瞞實情,也是,要不怎么靠誤會和猜疑撐到四十集。女主要么把男友后媽誤會成前女友,要么就是找男二偽裝正牌男友,男友要么隱瞞留學打算,要么避而不談真實身份,兩個人都美其名曰為對方考慮,或者是交往程度還不夠,可既然真心的早早相愛,一切為什么就不能直說呢?說好的獨立而自信的女性呢?而且女主和男一在一起的時候,偏偏對男二很好,比如輕松接受男二的建議,和正牌男友秘密戀愛;半夜到男二家照顧狗狗;能接受男二送的項鏈反而退掉了男友送的禮物;還能帶著男二偽裝成男友,參加同學會……女主對于男二的頻頻示好,絲毫沒有察覺,我就納悶了,一個能敏銳觀察到其他同事之間的好感,卻對天天討好自己父母的男性毫無察覺。明明說要堅守自己戀愛觀的人,卻感受不到其中的曖昧和不妥當,還始終被別人的意見左右,鄰居大媽一施壓,就接受了「合適」男二的追求。作為獨立女性,不是單單經濟上的獨立,而是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因為愛情,就模糊了自己的價值觀,全程戀愛腦,這一點和瑪麗蘇女主沒有絲毫的差別。女主賀繁星職場女性的身份更是模糊到難以辨認,這里不是說做事要多么雷厲風行,也不是為人要多么強勢不易親近,最起碼能分得清工作和戀愛。像去年的《俗女養成記》,主角陳嘉玲對于大齡單身的狀態,也是悵然和困惑,對待工作,她完全談不上多么振奮熱血,但最起碼上下級關系處理分明,具備基本的專業度。而這部劇中,女主好歹也是一位中層領導了,一次幫同事送文件的過程中,巧遇大學時期的暗戀對象,發現對方已經準備結婚,自己最后趕到甲方那邊,因為遲到,甲方要解約,賀繁星就忍不住失聲痛哭。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嘴上說著感情和工作要分開,卻絲毫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工作上專業的克制和理性完全不存在。另一個在職場馳騁的精英人物,男二,堂堂一個廣告公司大老板,所有情節也全程靠愛情推動。上班,和表妹助理討論相親進展,公司搞團購是為了討好女主父母。下班,天天寵著小泰迪,給女主出謀劃策暗送秋波,還時不時去女主家做客。與合作伙伴交流感情心得,還打賭,追到女主,廣告利潤提10%。大佬之間的商業協定這么任性嗎?雖然增加喜劇化設置,但男二實際上還是一個充當女主人生導師的霸道總裁。無論是哪個角色,從來分不清職場和愛情,全都因為談戀愛,二者徹底混為一談。
總的來說,職業女性不應該只是姐弟戀甜寵劇的點綴,更不應該是瑪麗蘇女主看起來更獨立的偽裝,她們應該是有自己主體意識和性格特點的人。作為一個爭取獨立的人,更不能因為要成為對方的真愛,失去了自己的話語權。《下一站是幸福》反復強調女主的少女人設,并不是在肯定大齡女性的價值,反而是在固化社會的偏見,忽視年齡帶給她們的智慧和判斷。如果劇集對女性伴侶,還只強調幼齒化的取向,用瑪麗蘇多角戀的陳腐故事,販賣高顏值,就不要標榜自己是在突破傳統婚戀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