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也叫做維生素B9。它在人體內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參與DNA合成、維持神經系統功能、促進紅細胞生成等。
葉酸不僅對孕婦和胎兒有益,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癌癥等多種疾病。
那么,普通人每天需要補充多少葉酸呢?過量或過少會有什么影響呢?葉酸可以通過什么食物或藥物來補充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看看一個53歲的男子每天堅持吃一片葉酸,半年后,他的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
1、血壓下降了
該男子以前的血壓經常高達160/100mmHg以上,服用降壓藥也不太有效果。
但是吃了半年葉酸后,他測量自己的血壓發現平均只有130/85mmHg左右,達到了正常范圍。
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告知他的血管壁變得柔軟了,血流通暢了,血壓自然就下降了。
原來,葉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
Hcy是一種氨基酸,過高的Hcy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動脈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葉酸可以促進Hcy轉化為甲硫氨酸,從而降低Hcy的水平,保護血管健康。
2、血糖穩定了
該男子之前血糖也有些高,服用降糖藥也不太有效果。
但是吃了半年葉酸后,他測量自己的血糖發現平均只有6.0mmol/L左右,沒有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情況。
其實葉酸可以改善胰島素信號傳導,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數量和活性,從而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葉酸還可以抑制肝臟中葡萄糖生成的關鍵酶,減少肝臟釋放的葡萄糖。
葉酸還可以促進肌肉中葡萄糖轉化為乳酸的過程,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率。
3、記憶力提升了
吃了半年葉酸后,該男子還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明顯提升了,能夠清晰地回憶起一些以前的事情和細節。
平日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再出現失誤或遺漏的情況。
因為葉酸可以促進神經元和神經遞質的合成和分泌,增強神經信號傳導和神經突觸連接。
葉酸還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自由基和炎癥因子的損傷,減少神經退行性變和神經元死亡。
葉酸還可以預防同型半胱氨酸過高引起的大腦血管硬化和缺血。
4、情緒穩定了
葉酸可以促進血清素的合成和釋放。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可以調節情緒、睡眠、食欲等。
血清素的合成需要一種氨基酸叫做色氨酸,而色氨酸的轉化需要葉酸的參與。
如果體內缺乏葉酸,就會影響血清素的合成,導致情緒低落、焦慮、抑郁等。
該男子吃了半年葉酸后,不再經常感到焦慮、抑郁。對生活和工作也重新找回了興趣和動力。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人體不能自己合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葉酸的主要食物來源有以下幾種。
葉酸可以來自于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腎臟、蛋黃、牛奶等,含有較高的葉酸,但也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和脂肪,不宜過量食用。
葉酸也來自于植物性食物。如綠葉蔬菜、豆類、堅果、谷物等,含有較多的葉酸。
另一種來源是葉酸片,這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葉酸補充劑,含有較高的葉酸,但也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劑或雜質,不宜長期服用。
那么,普通人每天需要補充多少葉酸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薦,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400微克的葉酸。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天需要補充600微克的葉酸。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癌癥等疾病的人每天需要補充800微克的葉酸。
首先要平衡飲食。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尤其是新鮮的綠葉蔬菜、豆類、堅果、谷物等。
盡量避免或減少吃高脂肪、高糖、高鹽和加工食品。
其次,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生育情況等選擇合適的葉酸片。一般來說,每天服用一片就可以滿足正常人的需要。
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劑量或者調整時間。
避免過量或過少補充葉酸,因為過量或過少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過量服用葉酸會導致胃腸不適、睡眠障礙、神經損傷等。
過少服用葉酸會導致貧血、神經管缺陷、心血管疾病等。
服用葉酸時要注意與其他藥物或營養素的相互作用。例如,抗驚厥藥、抗癌藥、抗生素等會降低體內的葉酸水平,需要增加補充量。
而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會增強體內的葉酸利用率,可以減少補充量。
葉酸是一種重要的維生素,對人體有著多方面的益處。但是,葉酸也不是萬能的,需要適量適時地補充,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一個53歲的男子每天堅持吃一片葉酸,半年后,他的身體出現良性的變化。
我們也了解了葉酸的食物來源和劑量,以及如何正確地補充葉酸,避免過量或過少的風險。
今天的科普知識到這里就結束了,看完這篇文章的你有沒有什么問題?“打在評論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