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37年,72歲的張瑞敏辭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
11月5日,海爾集團官網顯示,在海爾集團第八屆職工代表大會上,公司創始人張瑞敏主動提出不再參與新一屆董事提名,周云杰當選新一屆董事局主席,并聘任首席執行官。
截至11月5日收盤,海爾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爾智家收跌0.98%,每股報價26.30元;海爾生物收跌3.64%,每股報價87.12元。
海爾張瑞敏
談及海爾集團,繞不開創始人張瑞敏。
1984年,35歲的張瑞敏出任海爾集團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當時,該工廠全年年營業額只348萬元,凈虧損147萬元,是一家瀕臨倒閉、資不抵債的小工廠。
彼時,中國家電品牌數量還不多,處于賣方市場,質量觀念較薄弱。張瑞敏卻從德國利勃海爾引進了一條冰箱生產線。員工認為,引進技術設備,冰箱質量自然提高。但1985年,張瑞敏收到一封用戶來信,稱廠里電冰箱的質量有問題。張瑞敏逐一檢查倉庫發現,400多臺冰箱竟然有76臺不合格。有人建議只是外部劃傷,便宜點兒賣給工人。當時一臺冰箱售價兩千多元,一斤豬肉不到兩元。張瑞敏堅持將76臺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過去大家沒有質量意識,所以出了這起質量事故。這是我的責任。這次我的工資全部扣掉,一分不拿。”
2005年,張瑞敏首次提出人單合一的模式,經過16年的探索和精進,人單合一已經成為物聯網時代的管理范式。
后來,海爾成為冰箱代名詞,業務線擴充至家電各領域,2020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超3000億元。
財報顯示,海爾智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699.64億元,同期增長10.1%;凈利潤100.64億元,同比增長25.5%;歸母凈利潤99.35億元,同比增長57.7%;扣非歸母凈利潤90.56億元,同比增長121.3%。
其中,2021年1-9月公司累計線上、線下冰箱零售額份額分別為38.7%和41.4%,同比提升3.6和2.1個百分點。海爾、卡薩帝兩個品牌零售額份額分別位居行業第一、二位。
海爾轉型漸入佳境,張瑞敏卻功成身退。外界推測年齡問題是張瑞敏主動退居二線的原因,截至發稿,海爾集團方面并未作出回復。
歷練33年,周云杰掌舵
周云杰由基層做起,經過33年時間,接任總裁一職掌舵海爾集團。
周云杰1988年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年7月加入青島電冰箱總廠,歷任銷售處處長、二廠廠長、質量部長職務。2000年周云杰出任海爾集團副總裁,2004年負責海爾集團全球市場銷售,2013年出任海爾集團擔任海爾集團公司輪值總裁。
按照張瑞敏此前規劃,海爾集團要打造“創客文化”——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對共同富裕作出探索。
在此背景下,周云杰嘗試推動海爾集團向互聯網轉型,孵化出日日順健康、日日順樂家等創業項目。
其實,不只是海爾集團,老一輩創業者相繼退休。張瑞敏會和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格力集團朱江洪一樣漸漸淡出大眾視野。不過,華為任正非仍在堅守。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