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aria Bellantuono及同事在本周《自然》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200多種被劃為防衰老劑的藥物或許能夠延緩許多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增強人體恢復力。到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將占全球總人口的22%,這類藥物對于幫助消除正在逼近的健康醫療危機具有關鍵作用。Bellantuono與另外12名共同作者在文中指出,為加速這類藥物的臨床轉化,需要采取三個步驟。
清除體內衰老細胞
1961年,微生物學家Leonard Hayflick和Paul Moorhead創造了“衰老”(senescence)一詞。此后,關于它的研究隨之而來。衰老細胞是機體內永久喪失分裂能力、生長停滯的細胞。隨著年齡增長,衰老細胞在體內逐漸累 積,衰老細胞分泌的 因子被認為會導致其所在組織損傷,進而引起機體衰老。
2011年,梅奧診所的簡·M·樊德生(Jan van Deursen)及其研究團隊又發現,消除轉基因小鼠體內的衰老細胞可以阻止衰老的進一步發展。此后7年,又經過數十次試驗加以證實:衰老的細胞在衰老的器官中累積,而清除它們可以減緩甚至于預防某些疾病。多篇學術論文揭示,清理衰老細胞能夠恢復小鼠健康,包括增加毛發密度、改善腎臟功能、治療肺部疾病,甚至于修復損傷。
“去除衰老細胞,可以刺激新的組織生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師Jennifer Elisseeff表示,“這一策略啟動了組織的部分天然修復機制?!?/p>
年輕血液延緩衰老
近年來,“異種共生”(Parabiosis)實驗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2014年,《自然·醫學》雜志發表美國斯坦福大學托尼·懷斯·科雷(TonyWyss-Coray)研究團隊的發現,他們將年輕小鼠的血漿注射入老年小鼠體內,年老小鼠的認知能力得到了顯著改善。去年4月,該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對年輕血液的抗衰老機制進行解釋,他們發現,人臍帶血中的蛋白質TIMP2可以明顯改善老年小鼠的大腦功能。
為了進一步驗證年輕血液是否在人體內也有類似作用,托尼創立了Alkahest(萬能溶劑)公司并招募18名中度至重度阿爾茲海默病患者 (54-86歲)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人體試驗。他們將來自年輕人 (18-30歲) 的血漿注射入受試者體內,每周一次,共持續四周。期間,受試對象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研究人員對他們的認知能力、情緒狀態和自理能力進行了檢測,發現四周的年輕血液輸入雖沒有顯著改善這些病人的認知功能,但他們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購物和做飯,卻出現了積極的改變。
由于小樣本量及全血漿輸血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免疫反應,該試驗遭到了同行質疑。接下來,Alkahest公司決定做第二輪更大規模的人體試驗,并且在后續的試驗中,研究人員決定去除年輕人血漿中的大部分蛋白質和其他分子之后,再注射入受試者體內,這可能會比全血漿注入更安全有效。
150多年前,研究者將年老與年輕小鼠的血液循環系統通過手術連在了一起,發現在共享血液系統之后,年老小鼠出現了“返老還童”的現象。
科學家找到“長壽藥”
慶幸的是,雖然衰老細胞很難被找到,但是卻容易被消滅??茖W家們將靶向清除衰老細胞的“長壽藥”統稱為senolytics。2015年初,他們確定了兩款senolytics:
1) 已獲FDA批準的化療藥——達沙替尼(Dasatinib),清除衰老的人類脂肪祖細胞;
2) 植物衍生的食品添加劑——槲皮素(quercetin),清除衰老的內皮細胞。
研究表明,這兩種化合物聯合使用,效果更佳,可以減緩小鼠一系列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科學家認為,未來可能的抗衰老模式:聯合、定期用藥。
但是,針對不同的老年性疾病,需要多種類型的抗衰老制劑。這無疑增加了抗衰老的難度,因為每一種衰老細胞都有不同的保護機制,所以需要篩選最佳的藥物組合。
目前,有多種因素妨礙這些藥物走向臨床。首先,科學家們為了節約時間和金錢,正在使用年輕小鼠作為老年人的疾病模型。其次,研究人員給關鍵術語賦予了過多不同的意義,如虛弱(frailty)和多重病癥(multimorbidity)。另外,缺乏共識導致監管機構難以獲得在患者身上使用這些藥物的權限。
Bellantuono及同事呼吁產業界、科學家和監管機構可以就術語定義達成一致認識,開發更加符合實際的動物模型,并且確定用以評估藥效的因素。他們強烈要求利益相關者“立即行動起來,共同努力推動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髖部骨折和癌癥的虛弱患者身上,開展臨床前測試和臨床試驗”。
責任編輯:沈湫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