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學家已經指出: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的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等與舊石器時代并無二致。然而,我們的飲食和生活乃至生存方式卻與那時完全不同。
這就出現了矛盾:人體處理不了現代飲食高糖高能力給帶來的負擔,比如原本胰島素是幫助人們儲存能量的以備不時之需(追捕獵物),但是現在食物充盈又消耗不了。于是就形成了丹尼爾·利伯曼(哈佛大學人類進化學教授)所說的人類“失配型”疾病。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癌癥、心臟病等等疾病的出現。
而,近來一系列的研究也發現:像原始人一樣偶爾餓肚子更適合人的進化特點。
2019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大會上,科學家展示了間歇性斷食對糖尿病逆轉的重要成果。
體重下降更多;
脂肪代謝更好;
血糖水平更低或者胰島素水平更低;
血脂和血壓數據更好;
細胞迭代速度更慢;
炎癥水平更低,氧化應激降低;
衰老減緩且壽命延長。
阿拉巴馬大學的專家Courtney Peterson
更令人振奮的結果是來自英國的研究
這些持續多年的研究顯示,采取積極的飲食控制減輕體重就可以讓糖尿病得到逆轉。這個研究中,12個糖尿病10年以上的患者,6個月以后,逆轉了糖尿病。
輕斷食不僅減輕慢性炎癥,而且不影響人體免疫力。
由于慢性炎癥導致糖尿病已經成為學界共識,近期,來自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1],短期斷食不僅可降低人體單核細胞的代謝和炎癥活性,還能大幅減少血液和組織中炎癥相關單核細胞的數量。
▲Miram Merad(圖源:西奈山伊坎醫學院)
而且研究人員還在小鼠體內證實,間歇性斷食可改善自身免疫性炎癥疾病。更重要的是,這種短期斷食對單核細胞打壓,并不會影響它們在急性感染和組織修復中發揮作用。
也就是說輕斷食雖然吃的少了,但不會影響人的免疫力。這與與我個人的經歷相似,我個人采取每周2天斷食后身體的狀態自我感覺也更好、睡眠質量也明顯改善。
鑒于慢性炎癥和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肝病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項研究的意義顯得格外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