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牡丹生長期進行促成栽培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花芽已基本形成,即至少已完成初級的花芽分化;二是植株具有一定的營養基礎(包括營養面積與營養儲備),即植株的根、莖、葉必須發育到一定程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處理,并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才能促使其提前開花。 選材與方法 選擇適宜的種苗是催花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適和催花的品種有: ‘洛陽紅’、‘胡紅’、‘朱砂壘’、‘烏龍捧盛’、‘香玉’等60余種。特別是‘胡紅’,又稱‘富貴紅’,在南方市場長盛不衰,大受歡迎。 選苗時宜選4至6年生,具有6至8個粗壯枝條,每一枝條又生有一兩個花芽的植株。其他條件還包括:株型緊湊、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生長強健、花芽肥大、充實飽滿、根系粗壯、須根多等。 苗選好后,起苗時間一般在中秋節前后(9月下旬)。植株挖出后去掉附土,在陽光下晾曬2至3天,待根系、枝條、花芽脫水變軟即可等待使用。 盆土應選擇栽花用的三合土,由透水性較好的塘泥或腐殖土和園土按2∶1的比例充分混合而成。溫室催花,一般有45天左右就能滿足牡丹開花的需要,不過視催花地點的氣溫不同而有所差異。 整個催花過程,根據養護管理措施和所需溫度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緩苗期:上盆排畦后應立即澆透水,此時寧濕勿干。溫度的一般要求為:白天10℃至14℃,晚上5℃至6℃。 緩苗期大概需要10-15天的時間。 顯蕾期:15-20天后進入顯蕾期,這一時期保持盆土濕潤,溫度可升至白天14℃至16℃,晚上10℃至12℃。透光性差的溫室,要及時進行補光。 小風鈴期:此時花蕾剛剛露出,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白天溫度可升高到18℃至20℃,晚上10℃至12℃。每1-2天噴水1次,空氣濕度控制在65%至75%。注意不要噴在花蕾上。 大風鈴期:除每1-2天噴水1次外,每5至7天澆透水一次,溫度可升高到20℃至22℃,晚上12℃至14℃,濕度控制在75%至85%,每天黃昏后補光5小時。中午若氣溫較高可打開部分頂窗,通風透氣,適當煉苗。花蕾進入平蕾期后,白天溫度一般保持在20℃至22℃,晚上16℃至18 ℃。 圓蕾期:此時花蕾可達2.5至3厘米,應繼續采用大風鈴期促花措施進行管理。 透色期:植株生長逐漸減緩,距開花時間漸近,減少噴水次數,以免濕度過大引起腐爛。對一些開花晚的植株可繼續加溫,促其開花。 初開期此時已有部分植株開花,為延長花期,可將植株置于陰涼處,每1-2天噴水1次,注意水不要噴在葉片上,導致霉爛。 影響成功的因素 :1:打破休眠。在催花過程中,前期的低溫對解除休眠十分重要。一般情況,應先經過一段時間(4℃以下5周處理)后進行催花。 2:溫度:溫度是催花成功的關鍵,溫度上升是一個緩慢有序、由低至高的過程,切忌驟升、驟降。 光照:牡丹為長日照植物,花芽在長日照中形成,中長日照下開花。因此,應注意人工補光。 3:水肥供應:牡丹屬于肉質根系,除了緩苗期之外,其他時期盆土切忌過濕。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牡丹進入顯蕾期后,可在盆內施少量磷酸二氫鉀或速效復合肥,以促進花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