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跡,除了皺紋就是白頭發。當我們走向衰老時,我們的頭發也會由原來的黑逐漸變白,這是時間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印記。一般來說,人到中年時出現白頭發才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今,白頭發的生長越來越趨于年輕化。這是為什么呢?該如何防范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為什么有些人年紀輕輕就長了白頭發?
精神因素:如果一個人長期抑郁寡歡,心境不佳或精神高度緊張,操勞過度,均可使頭發由黑變白。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是預防及治療少白頭的最關鍵因素。
營養狀況:毛發是皮膚的附屬器,它同身體其他各部位的器官、組織一樣,需要充足的營養。據醫學臨床觀察證明,如果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植物油、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也會導致頭發由黑變白。
疾病、藥物和遺傳:疾病、藥物和遺傳也是致使頭發由黑變白的因素,腦垂體機能下降、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內分泌紊亂,結核、傷寒、惡性貧血等消耗性病癥,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均是已發現的與頭發由黑變白有關的疾病。
用腦過度:研究發現,腦力勞動者長期處于高壓狀態,精神高度緊張,無暇顧及鍛煉身體,加上飲食的不均衡,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因而易于過早出現白發。
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除了一些生理和心理原因以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白發滋生。如果你經常頭發沒吹干就睡覺,也會容易出現白發。這是因為頭發沒吹干會使毛發一直處于“寒冷”狀態,類似“傷寒”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使毛球色素細胞不再生長發育,使它沒有能力失去分泌黑色素,進而阻礙黑色素顆粒形成。
遺傳:白頭發是會遺傳的,就像有些人天生就容易掉發成“地中海”一樣。較早長白頭發的人,常常有家族史,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果你的家人在年輕時就長出了白頭發,數量也很多,那么你也很有可能較早地長白頭發。
白發怎么變黑
日常保健:
11點以前就寢。許多中醫師都同意,與其拼命吃補品養肝補腎,來防止頭發提早變白、掉落,不如讓自己好好睡一覺。以中醫觀點來看,晚上11點到凌晨3點,血液流經膽、肝,所以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無法養足肝血,連帶影響頭發無法正常生長。
規律運動,放松身心。要讓全身氣血運行順暢,尤其能到達頂端的頭皮,規律運動是最好的方法,且特別要注重下肢及肩頸部的活動。現代人生活多半久坐不動,因此下肢循環差。
常換發型。女性要避免天天長時間綁發,以免外力過度拉扯而增加落發量。再者,不宜經常戴太緊的發箍,可能使頭皮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如果要綁發的話,可變換發型,不要一直綁同一區域的頭發,并且常換邊分線,就無須擔心頭發愈綁愈少。
中醫按摩:
按壓涌泉法。祖國醫學認為,毛發受腎經支配,直接反應腎功能。因此,要想遏制白發增多,就要提振腎經陽氣。腳底的涌泉穴就是腎經上的重要穴位(如圖),有治療白發過多、過早的作用。按摩雙腳涌泉穴每15次為一個療程,每天做兩個療程。此法必須長期堅持才能見到效果。
按摩陽池穴和太溪穴。以每分鐘30次的速度,用手指輕輕按手腕正中的陽池穴(如圖),可以恢復自主神經的作用,也可以使內臟以及腎功能恢復正常,促進頭脂、汗腺的正常分泌,起到保護毛發的作用。按摩太溪穴也可以起到保護頭發作用。腳踝處的太溪穴(如圖)是腎經的重要穴位,能支配頭發的營養成分,用手指輕按此穴,可以促進女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頭發亮麗而富有彈性。每天用拇指靜按2分鐘,重復3次即可。
食療推薦:
方法一:芝麻粥
材料:30g黑芝麻,60g粳米。
制作:首先將黑芝麻淘干凈,曬干后炒熟磨粉,用時與粳米兌水煮粥即可。此粥有補肝腎、潤五臟之功,適用于身體虛弱、頭發早白的人。天天一劑,分兩次食用。
方法二:桑仁粥
材料:25g桑椹子,100g糯米,少許冰糖。
制作:通常,先將桑椹子浸泡片刻,洗凈,與糯米同進砂鍋內煮粥,粥熟時加進冰糖,調勻即可。此粥可補肝滋腎,養血明目,適用于因肝腎血虛引起須發早白、眼目昏糊的人。
(責編:潘瑋璐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