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長向我咨詢如何報大學志愿。想結合自治區“網上填報、動態排名”這種網報志愿的情況,談些心得和感受,供大家參考。
第一、了解自己。
具體來說,就是知道自己幾個情況:
首先第一個知道,就是知道自己在全區的排名。這很重要。既然網報,又是動態排名,基本上就是分數優先了。什么排位的分數走什么類型和檔次的學校。舉個例子,以2016年為例,985院校在我區理科招生計劃是2199人,文科是338人;而211院校理科招4595人,文科招1183人。好了,你看自己的排名,看在哪個位置上,能不能上985,能不能上211,心中就有數了。這是第一個方面,了解自己的排名,看自己大致能上哪一檔次的學校。依照往年,文科550分一般在全區4000名左右,550分在1000名左右,600分在100名左右。理科,500分在15000名左右,550分在7000名左右,600分在2000名或2500名之間,今年有可能接近3000名。
其次,就是要知道自己想學什么專業。很多學生和家長上來就問,“我學什么好”“什么專業好”“什么專業熱門”。說實話,挺不好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想學什么適合學什么,全在自己,簡單的說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潛質特長,未來追求,今后設計等等。再說,專業本身沒有好壞優劣,都是人類的智慧結晶,文明成果,再則今天的熱未必就是四年以后的熱,今天的冷不一定以后也冷一直冷。所以,專業不明確的不確定的,可以先做些功課,了解一下專業的課程設計,專業對應的大致未來職業崗位,也可以通過專門的軟件測試一下自己的職業取向。個人意見,還是從興趣愛好出發為好。家長呢,盡量尊重孩子的意見,他想當醫生,他想當科學家,他想當工程師,可以,盡量尊重他的意見。如果孩子實在沒有明確的志向,怎么辦?幫他分析,適合做研究的,學個基礎學科;動手能力比較強的,也許適合學工科、機械、自動化;對形態學觀念比較強,對自然觀察得比較細,樹葉落了,也要撿起來看看,這樣的學生適合學生物、學醫。文科也一樣,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問題,有的想的還挺深,閱讀量比較大,喜歡文史哲這樣的學生,適合學人文學科,學文史哲。對社會比較敏感,關注社會,這樣的學生適合學社會科學,學政、經、法。還有,物理比化學好的,就偏固體類的學科,物理、力學、無線電、機械、自動化;相對來說化學比物理好的,就往液體類的學科上偏,化學、化工、生物、醫學。文科的也一樣,歷史好的就往文史哲上偏;政治好的,就往社會科學上偏。
第二呢,就是了解學校。
大學是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至少呆四年的地方。這個地方怎樣,在哪兒,有怎樣的前世今身,有哪些掌故趣聞,有幾個院士,有幾個重點實驗室、一級學科,甚至男女生比例多少,都要打探弄清楚一番為好。這里,想說一個意見,就是不要意氣用事。舉個例子。有一年一位考生非要報內工大,理由是她女朋友在工大,兩個人要在一起。但他家長反對,他家長力主他報南方的一個學校。后來男生雖然哭了鼻子,但還是報了南方的理工科院校,畢業不到三年,在當地開了一家公司,還買了房子,娶了嬌妻,得盡地利之便。
對學校,可以有一個基本的分類,211、985,還有現在提出來的“雙一流”,一流大學一流學科,都是哪個學校,哪個一流學科在哪個大學。這些最好都知道一些。還有,就是在不提211、985的情況下,要知道一些專業哪個學校辦得好,也許這個學校還不是211、985。比如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育在全國排在前三,但是它不是985,能說它不好嗎?南京審計學院,原來是國家審計署直屬的,現在劃歸江蘇省了。審計學院的審計專業在全國排第一,但是它是二本。能說它不好嗎?每年的分很高。
除此之外,就是按照辦學特點、學科設置、培養目標,可以把大學大致分五大類:
第一大類是綜合類大學。學科齊全、文理滲透,文科、理科、現代工學為主,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有11所,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文理滲透,辦學層次很高。辦學模式與世界最優秀的大學哈佛、耶魯實際上是一樣的。這是第一大類。想當科學家,想學一點基礎性的學科,就上這樣的學校。
第二大類是以工科為主的綜合類大學。這樣學校的專業是以傳統的工科為主,機械、自動化這些專業。最有代表性的清華大學(現在好點,正在變為文理綜合類)、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這些學校的強項是傳統工科。
第三大類是六大師范大學為代表的師范類院校。像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師范大學辦學層次很高,綜合類,教學水平也很高?,F在免費師范生就是這幾所大學。還有,這些學?,F在已經不分師資和非師資專業。如果省屬的師范院校,分就低些,但在本省一般都在一本招生,像內師大。
第四類是專門類大學。都是1952年院系調整以來,學蘇聯學來的,北航、北郵這些學校。強項都是跟原來的傳統專業有關。比如像北航學什么?學跟航空有關的,發動機、金屬材料、陀螺儀表、導航、計算機。你說到北航學會計,那會計肯定不是它的強項。就像北京科技大學,過去是北京鋼鐵學院,你說他最強的是什么。
第五大類,專業學院。醫學院校、農業院校、林業院校。
對大學一定有一個分類,千萬別走錯門。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校園文化和校園氛圍。
最后就是了解一下這個學校的歷史,前世今身,身在何方。
比如,江南大學,就是過去的無錫輕工業學院,而無錫輕工業學院則是1958年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整建制東遷無錫建立起來的,所以現在江南大學的食品工業這個專業也很厲害。河海大學,那是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你說他什么專業厲害。
還有大學所在的地方也要清楚。中國礦業大學,在哪?北京嗎?北京有一個中國礦大,要知道名江蘇徐州也有一個“中國礦大”的。中國地質大學也是,北京一個,武漢一個。還有西北農林科大,在哪?陜西楊陵鎮。這些在報之前要清楚。一般考生不去“新、西、蘭”,新疆、西安、蘭州。新疆其實有個石河子大學,211,聽說很不錯。西安這個城市有大學37所,在全國排第三,僅次于上海,而且都是好學校,像西安交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大,辦學層次很高。蘭州大學,水均益、李陽都是那兒畢業的。蘭州大學在全國是前30名,辦學層次很高。這里建議有些高分學生,比如550到580分的同學,不要死守著北京。北京84所高校,中國最好的大學在北京,北大、清華??峙轮袊辉趺春玫拇髮W也在北京。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中國防災科技學院,如果上了一本線,甚至超了四五十分,就為去北京而報這幾所大學,覺得還是慎重些為好。
說到這,就要說一個考生常問的問題:首選學校還是首選專業。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更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厚基礎、寬口徑。所以首選學校是有道理的。前年一個考了590多分的文科女孩兒,報到了武漢大學的社會學。后來覺得社會學有些不喜歡,和自己同類分數的同學有的學了金融財會什么的。我跟她家長說了這樣一句話,武漢大學你就是出生名門,你如果上個什么財經大學,以后畢業,跟人說起哪畢業的,哪有說是武大畢業的響亮。不是有句行話嗎,叫“本科挑學校,碩士挑專業,博士挑導師”。
本科首先挑個好學校,辦學層次高的。首選名校,名校的機會多。本科挑一個好學校,特別是好學生,本科選一個相對基礎點的專業。研究生的時候,你再去挑具體專業。為什么呢?因為好學生四年畢業之后一般不會直接就業,還要繼續讀研究生,出國深造,好學校的機會就多。碩士要選專業,博士一定要跟名師,他會影響你一輩子。名師在哪兒呢?多數都在名校。所以,首選學校,次選專業,不要把專業看得太重。再說了,學什么不一定以后就要做什么。你看看普天下有幾個專業對口的。大學那些專業某種意義上也是給自己的學習能力眼界識見打個基礎。看成功人士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哪行不干哪行。用他所學的專業作為一個平臺、一個支撐,去做另外一個專業的工作,反而更加有效。
第三、正確處理好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的關系。
大學設專業本沒有冷熱之分,都是國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所謂冷熱是某一時的社會需求導致。熱門專業往往跟當前的社會需求關系比較大。比如說經濟、貿易、金融這類專業,受政府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很大。這一類的專業,大家也能感覺到,這兩年已經開始降溫了。還有計算機專業。如果像計算機操作與應用,這個學哪個專業的也不會差哪去。真要想學計算機,軟件學數學,硬件學物理。IT產業缺什么?高級研發人員,就像王選那樣能搞出激光照排的,缺這樣的人。王選學什么?基礎數學。六中2006年畢業的李洋龍,本科學的是應用數學,在北理,本科一畢業就保送到北科碩博連讀學高爐測量,他導師說了,就想要一個本科是學數學的。現在李洋龍已經畢業,在首鋼研究院工作。
有十類專業其實國家一直需要。哪十類?農、林、牧、漁、煤、鐵、油、地、礦、師。
剛才說到的西北農林科技僅次于中國農業大學,就是因為在一個西北的鎮子上,分數一直低,其實學校很好,550到580的都可以考慮。園林設計,北林的這個專業很有實力,有一年也是六中畢業的孔祥龍,609分,報了,前幾年一畢業就被北京市園林設計院要走了,還解決了北京的戶口。所以大家一定要考慮一下,不要太追時髦,追時髦的后果就是很難就業。比如前一兩年管理類的專業很熱,這兩年降下來了。
最后就說一下網報的事
總的一句話:多研究,不慌張,沉住氣,要會看。
首先,要知道我區普通高校招生共分的幾個錄取批次,依次是:
(這是以前的說法,今年怎么變動,依照今年為準)
1、本科提前A:學校自行組織專業考試不承認其他院校專業考試成績的音樂類本科;普通高校的美術類本科;“211”院校和體育院校的體育類本科;軍事、公安、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等提前錄取院校或專業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
2、本科提前B:學校自行組織及未組織專業考試均承認其它院校專業考試成績的音樂類本科和民辦院校、獨立學院的美術類本科,非“211”院校和非體育院校的體育類本科。
3、本科第一批:“211”院校及生源好并經申請我區批準的一般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蒙授文理科少數民族預科班本科、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業本科。
4、本科第一批B:本科一批招生院校的普通文理科少數民族預科班本科、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業本科。
5、本科第二批:本科一批之外的其他一般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蒙授文理科少數民族預科班本科、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業本科;高等職業院校對口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高職類本科。獨立學院、民辦院校及按教育成本收費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本科。
6、本科第二批B:本科二批招生院校的普通文理科少數民族預科班本科、民族班本科及定向就業本科。
7、??铺崆埃?1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院校的音樂類、美術類專科(在本科三批后投檔錄?。?;軍事、公安、海關等提前錄取院校的普通文理科、蒙授文理科??疲ㄔ诒究埔慌巴稒n錄取,只投本科二批最低控制線下、高職高專線上的考生;本科二批最低控制線上的考生若報有志愿,須有考生本人放棄本科院校投檔的書面申請才予以投檔;若投檔后未被錄取,仍可參加后續批次錄?。?。
8、高職高專批:??铺崆芭沃獾母呗毟邔T盒5钠胀ㄎ睦砜?、蒙授文理科、音樂類、美術類、體育類???;高等職業院校對口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高職類???。
其次,確定方向。
(以下說法來自湖北襄陽四中,我的朋友李先軍老師的文章)填報志愿主要是三個選擇:城市、學校、專業。
你首先得確定這三個因素哪個是你最看重的,這是方向問題。比如,我特別特別喜歡重慶,那么你就把重慶的大學排列在一張紙上,稍后做選擇;如果,我特別特別喜歡武漢大學,那么你就把武漢大學的專業排列在一張紙上,稍后再一一排除;如果我特別特別喜歡化學工程,那么我就把有化學工程的學校全部排列在一張紙上,再做下一步選擇。
第三,查詢數據。
在網上查詢你選擇的學校前三年的錄取分數,包括最高分和最低分,都一一記在紙上。同時,看一看該學校最近三年超出一本(二本)線多少分。
對照自己的分數。
第四,幾點考慮。
希望不希望孩子到離家遠的地方上大學。
如果想,離家遠,可以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因為太近,有事沒事就回家,不好,好多困難得自己學會解決;離家遠,結識更多更廣泛的朋友,如果太近,原來的同學太多;寒假暑假來回路上可以順便玩一路,家長也有借口有機會玩一路。
最好不跟風。熱鬧專業永遠是相對的,熱鬧的專業不一定適合你家的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定力。
有人說“高考是考學生,填志愿是考家長”,其實這話也不對。家長和孩子意見不一致,協調不好的時候,我覺得應該以孩子的意見為主。畢竟,學習,今后的路,他自己走。
不必苛求圓滿。每年錄取結束后都能聽到大量相同的聲音:報虧了。人生的每一種經歷都是財富,哪條路對哪條路錯,誰也說不好,只能邊走邊修正。
第五,不要使用外掛軟件?!皺C構”慎選。
第六,網報的時候,不要慌張,要沉住氣,要會看分時段的統計信息。
——看分時段的統計信息,特別是自己分數截止前的整點統計信息。首先復制到電子表格,再按最低出檔分排序,進而在自己能走的院校中進行篩選,選學校、選專業,并且記下來,按照優先原則進行試報。
——已經進不去的學校不要留戀。在充分了解自己和學校以及專業的情況下,在自己分數截止前,快速把能走和想走的學校梳理出來、排好隊,及時報進去。排名排不上就換,換了之后還要記得“殺個回馬槍”,回去看看剛才排名不行的學校還有沒有機會。
——記得“殺個回馬槍”。
——如果出現并列怎么辦?狹路相逢勇者勝,可以打“持久戰”,看誰能耗得過誰,也許最后一刻與你并列的真的就退出了。有一年,一個考生文科560分,報吉林大學經濟專業,要2個人,她排第二,跟她并列的有三個,我問她數學多少分,她說120多,我就建議她堅持,不退出,最后截止前的1分鐘,那三個與她并列的都“走了”,她成功填報了吉林大學的經濟學專業并被錄取。所以,有幾人并列,要算一算自己的排名。結合自己所報專業,評估一下高考幾個學科自己具體的分數,看有無優勢。
——要看自己的投檔分排名和實考分排名。
——在最后截止的前15分鐘,在排名之內的就要不斷刷新。
——考確定好是否服從調劑的問題和報幾個專業的事情。
好了,說了很多,希望上面這些能給考生和家長一些幫助。
祝大家都有一個理想的歸宿,青春生命,總有你棲息的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