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當歸六黃湯
【漢語】Dang Gui Liu Huang Tang
【英文】Chinese Angelica Six Yellow Decoction
【分類】清熱劑
【出處】《蘭室秘藏》
【組成】當歸 生地黃 黃芩 黃柏 黃連 熟地黃各等分 (各6g) 黃芪加一倍 (12g)
【用法】上藥為粗末,每服五錢 (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陰瀉火,固表止汗。
【主治】陰虛火旺之盜汗。發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
【病機】本方所治盜汗乃陰虛火旺所致。心屬火,腎屬水,正常情況下,水火既濟,心腎相交。若腎陰虧虛,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獨亢,從而形成陰虛火旺證。且陰愈虛火愈旺,火旺則迫津外泄,陰液不守,故發熱盜汗;虛火上炎,則見面赤心煩;陰津內耗,可見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皆內熱之象。本方證病機特點是陰血不足,心火偏旺,迫津外泄,衛氣易損。故立法組方當滋陰養血,清熱瀉火,益氣固表。
【釋疑】當歸六黃湯方證既已陰虛火旺、火熱內擾,何以更用甘溫的黃芪?
本方證是屬陰虛火旺,火熱內擾,但汗出過多亦損衛氣,且寐時陽入于陰,衛氣亦相對不足。此時若單純滋陰瀉火,其汗亦難以收止,惟有加用益氣固表之品,方能使陰復熱清、表固汗止,此黃芪必用之理也。再者,黃芪與當歸相伍益氣生血,可使氣血充腠理密,而不致汗泄;與三黃相伍則不僅有甘寒以瀉火之意,而且可防止三黃苦寒傷中。可見本方使用黃芪,非但不至于助火傷陰,而且有助于養陰止汗,并可防止三黃苦寒傷中。
【運用】1. 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陰虛火旺盜汗之常用方。臨床以盜汗面赤、心煩口干、舌紅、脈數為辨證要點。
2. 現代運用:本方可用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屬陰虛火旺者。
3. 注意事項:對于陰虛而火不甚,或脾胃虛弱而納減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歌】火炎汗出六黃湯,歸柏芩連二地黃,
倍用黃芪為固表,滋陰清熱斂汗強。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漲知識】
黃帝內經
素問
上古天真論 一四氣調神大論 二生氣通天論 三金匱真言論 四陰陽應象大論 五傷寒論
張機
傷寒論詳解 一傷寒論詳解 二傷寒論詳解 三傷寒論詳解 四傷寒論詳解 五系列
金匱要略
張機
看視頻,學金匱 一看視頻,學金匱 二看視頻,學金匱 三看視頻,學金匱 四看視頻,學金匱 五系列
《傷寒雜病論》的一大特色——有是證,用是方六經陰陽辨證用藥金口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