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有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記性不好不一定就是老年癡呆。了解常見癡呆的癥狀,及早發現并治療,有助于老年人保留日常生活能力,避免發展為重度。
全球老年癡呆癥患者約有 4000 萬,而我國就占據了四分之一的席位,從生病總數和并發增速來看,我國早已成為全世界第一。在針對性進行調查和統計后發現,很多人在老年癡呆初期癥狀時并不在意,以為是正常衰老或者是其他病癥。實際上,老年癡呆癥發展較快,應盡早發現、盡早治療。然而,許多人對老年癡呆癥典型癥狀的印象就是記憶力越來越差,因此將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與老年癡呆癥畫上了等號。那么,記性不好就是老年癡呆嗎?
實際上,老年癡呆并不只有記性不好這一個癥狀,這個癥狀也不能代表老年癡呆。
01
老年癡呆?阿爾茲海默病?
醫學上常見的癡呆有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路易體癡呆、額顳葉癡呆、帕金森病癡呆等。一般人理解的老年癡呆是指阿爾茨海默病,多發于老年和老年前期,是最常見的一種癡呆類型,占老年期癡呆的 50 %- 70 %,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
阿爾茨海默病癡呆階段按照認知功能損害程度一般分為輕、中、重三期:
1)輕度:主要表現是記憶障礙。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不能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做事情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對新出現的事物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社交困難、言語詞匯少,命名困難。
2)中度:除了記憶障礙還會出現邏輯思維、綜合分析能力減退、視空間障礙,表現為在家中找不到自己的房間,喃喃自語,計算力下降;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出現各種神經癥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隨地大小便等。
3)重度:除了前述癥狀逐漸加重外,不能完成簡單的日常生活,哭笑無常,言語能力逐漸喪失,最終臥床,大小便失禁,容易并發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壓瘡,一般因并發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