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已成為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我國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為13%,其中男性更是高達18.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患者都會有“痛風”這一癥狀,很多尿酸高且無癥狀的人更要警惕高尿酸無聲的傷害——腎損傷。
《職場健康課》邀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的主任醫師劉立軍和風濕免疫科的副主任醫師趙娟共同來揭秘降尿酸防腎衰的小妙招。
尿酸高了十年的袁先生,痛了九年,就在一年前他還會每個月都犯一次痛風,疼痛讓他“痛不欲生”。可是近一年袁先生的痛風雖然不發作了,但是他并沒有高興起來,幾十年前一些高尿酸血癥患者最后死于腎衰的故事讓尿酸值始終居高的他寢食難安。
小盧世代居住在盛產海鮮的廣東沿海地區,說到家鄉的海鮮小盧如數家珍,可是愛吃海鮮尤其愛喝海鮮粥的小盧年紀輕輕就得了痛風,而且在手指關節的區域已經沉積了大量的痛風石,由于這些痛風石的存在,小盧無法正常工作正常生活。他們給節目組都帶來了同一個問題:如何不讓高尿酸傷了腎?
痛風本身并不會直接導致腎損傷,而是導致痛風的元兇——尿酸鹽結晶才是導致腎損傷的原因之一。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會發作痛風,對于另外一部分沒有癥狀的患者來說,高尿酸狀態下,他們需要更重視尿酸鹽對腎臟的損害。在高尿酸腎損傷的早期患者并不會出現明顯癥狀,一旦出現癥狀,比如疼痛、尿血等的時候,那么患者離腎衰竭、尿毒癥可能只有一步之遙了。
尿酸鹽是從哪里來的?
一般來講,女性的血尿酸值如果高于360μmol/L,男性的血尿酸值如果高于420μmol/L的時候,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因為一旦高過這個標準,血液中的尿酸將由溶解的、游離的狀態轉為結晶的狀態,形成尿酸鹽結晶,這種情況就叫高尿酸血癥。在偏振光顯微鏡觀察尿酸鹽結晶,呈菱形,它會發出像寶石一樣的絢麗色彩。
人體內的尿酸70%來自于自身的代謝,30%來源于食物的攝取,一旦攝入了較多高嘌呤的食物,那么身體就會代謝出更多尿酸,就會增加罹患高尿酸血癥的風險。
尿酸鹽結晶為什么特別喜歡沉積在關節?
人體內的核心溫度一般為36度到37度之間,但是關節大部分都位于遠離核心的肢端,關節囊的溫度一般為32度左右,而尿酸鹽的溶解和析出與溫度直接相關,溫度越低,尿酸鹽結晶越容易析出;另一方面,關節周圍的組織,包括韌帶、肌腱等等,富含膠原和氨糖之類的物質,這些物質更容易吸引尿酸,所以析出的尿酸鹽結晶就特別容易沉積在關節腔內,導致關節部位發炎,從而產生強烈的疼痛感,也就是痛風。
尿酸鹽結晶是如何傷害腎臟的?
我們經常將腎臟比作人體的垃圾處理廠,腎臟主要由腎小球和腎小管組成,這兩個器官主要負責血液過濾工作。尿酸鹽為什么會特別容易沉積在腎小管上呢?密碼就在這里,血液的pH值為7.4左右,剛濾出的尿液pH值在7左右,而走到了遠端腎小管尿液的pH值就變成了5左右,pH值的下降直接導致了對尿酸溶解度的下降,這是造成尿酸鹽結晶在腎小管沉積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將尿液的pH值升高,就能夠有效降低尿酸鹽結晶在腎小管的沉積,從而保護腎臟。
如何堿化尿液?
●每天攝入足夠量的水(2000毫升)稀釋尿液。
●遵醫囑,服用碳酸氫鈉片。
如何有效降尿酸?
沒有降不下去的尿酸,也沒有治不了的痛風。痛風不是絕癥,但治療要講究方法。
●保持信心
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是有長時間積累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長期準備。
●堅持用藥
在最初用藥治療痛風時,痛風還會一直發作,不要認為吃藥還犯病就停藥了。
●堅持運動
運動是性價比最高的降尿酸的方法。但是高尿酸血癥患者要避免劇烈運動,因為運動中容易造成關節損傷,這種損傷更容易誘發痛風發作。建議采取一些低強度和中等強度的運動方式,比如打太極、快走等。
●控制飲食
從尿酸出現的兩個通道著手治療,控制飲食是基礎,服用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
●定期檢測
高尿酸血癥或痛風患者,服藥時一到三個月定期檢查一次,未服藥時每年也最好能做一次腎功能的檢查。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