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芳
CCTV-1《生活圈》新媒體主編
幫主帶你搶先知
今天是“幫主”陪伴你的
第656天
嗨,大家好
54個圈友群的圈友和340萬公眾號的粉絲~
你是否經常便秘、腹瀉?
是否氣色不佳,口氣難聞?
起床時,身體沉甸甸,什么都不想做?
其實,這很可能是你的腸道在“抗議”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
而且具有免疫作用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俄羅斯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家梅契尼可夫提出
世界上最好的長壽秘訣就是腸道健康
今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
教你保護腸道的“四舍五入”法
腸道不好連累大腦
腸道和大腦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某種程度上有兩句話可以很準確地概括。
第一句: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
第二句:你吃什么你的大腦就是什么樣的
你吃不同的食物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刺激性的食物在適宜范圍內能讓你興奮,過度就會緊張或者不適。好的食物能讓大腦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記憶力。
這些腦部疾病和腸道相關
腸道菌群紊亂后,其代謝產物變化就會經腸腦軸傳至大腦。如果引起的是脂質代謝紊亂,日積月累可致腦動脈硬化、腦梗死等。
2017年,國外有個研究發表在《科學》上面,研究人員發現,帕金森這種疾病起源于腸道,順著腸道,通過迷走神經慢慢進展到大腦。
阿爾茲海默病、抑郁癥、兒童自閉癥,都是大腦和腸道之間的交流和信息交換出了問題。
判斷腸道是否健康的標志之一是
排便情況
不少人只重視心、腦、肝、腎,卻不知道腸道健康也可能是性命攸關的大事。研究發現,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癥等在內的50多種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若排便規律、大便通暢,且性狀沒有異常改變,可基本判定腸道功能無異常。
“四舍五入”保護腸道
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攝取全谷物、優質蛋白質,同時根據不同年齡段或自身疾病的易感性,來進行膳食結構的調整。
攝入營養豐富、新鮮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干預飲食,能夠對很多疾病起到減輕或延緩的作用。
“四舍”危害腸道的壞習慣
1. 吃得太油膩
長期高油、高脂飲食,吃太多肉,植物類食物吃得少,會導致腸道產生的毒素增加,保護能力下降。此時,人體免疫系統就會介入,身體開始“發炎”。
這種慢性炎癥會引起脂肪異常堆積,可能引發肥胖,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癌癥等患病風險。
2. 吃得太刺激
酒、過濃咖啡及茶水等刺激性飲料、過于辛辣的食物等都會刺激腸道,引起胃腸黏膜損傷,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吃鹽過多,容易使胃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環境,使腸道內水分無法被吸收,從而引起腹瀉等腸道問題。
3. 吃得太精細
如果膳食纖維長期過少,腸道動力不足,不僅排便速度慢,還導致有益菌缺乏繁殖所需的“糧食”,大大增加患腸癌的可能。
4. 喝水不夠量
便秘時,很多人選擇吃大量的高纖維食物,相信膳食纖維有助排便,卻忽略了喝水。
其實,除了膳食纖維之外,還需要水分幫助糞便膨脹,才能對腸道產生刺激。身體越缺水,糞便越干燥,便秘越嚴重。許多人以為自己是“頑固型便秘”,其實只是喝水太少。
此外,氣候干燥、睡眠不足、過度操勞、情緒焦躁等,也會引起身體干燥進而便秘。
“五入”保護腸道的好食物
1. 雜糧
全谷雜糧中纖維素多,而且膳食纖維多。它們不僅能幫助清腸通便,還能在大腸中促進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有助于降低腸癌的風險。
2. 果蔬
大白菜、西藍花、菜花、芥藍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種植物化學物質——異硫氰酸酯,不僅有助于清除腸道垃圾,還具有抗癌作用。
蘋果、山楂、香蕉等水果中富含的果膠是一種非淀粉多糖,它可以延緩腸道對脂肪和糖分的吸收,降低膽固醇和血糖。
2. 藻類
海帶、黑木耳等菌藻類食物含有大量植物膠原成分,能有效促進體內廢物排出,減少便秘,清潔腸道,是人體新陳代謝的好幫手。
3. 大蒜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是一種強大的抗菌物質,能活化細胞,加快腸胃蠕動,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疲勞。
為了保證大蒜的保健功能,最好遵循“吃生不吃熟,吃碎不吃整”的原則,用生蒜拌涼菜、調制蒜泥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4. 好菌
腸道時刻保護著我們的免疫功能,功能正常的腸黏膜屏障和協調良好的腸道菌群生態,是抵抗疾病的有力防線。
研究發現,益生菌可以產生特有的酶類,促進食物消化和吸收,并抑制有害菌生長,維護腸道菌群的平衡,增強免疫力。
小貼士
1. 不要亂服補充劑
益生菌能幫助維護腸道健康,益生元則能幫助生成益生菌,但無論哪種補劑,都不建議身體健康的人盲目服用。
一般情況下,健康人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即可促進胃腸蠕動,維護腸道菌群平衡。如確實存在菌群紊亂問題,應先咨詢醫生,視情況遵醫囑服用。
2.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能殺死有害菌,也會損傷有益菌,長期使用抗生素易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出現腹瀉、便秘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損及全身,必須杜絕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