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當年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個個精神抖擻,臉上還露出了幼稚的笑容。看到這些照片,仿佛看到了當年自己的背影,時光又回到了那個青春的歲月。老照片一定要保存好,它是歷史的見證,知青這代人的光榮使命的縮影。
現在都已經七老八十了,五十年崢嶸歲月。激情燃燒的歲月,難忘的知青經歷。那個火紅的年代,知青的酸甜苦辣喜恕哀樂己無人知曉,只有當過知青的人知道!
下鄉到現在。轉眼間近50年了,可知青經歷,歷歷在目,很難忘卻!我當年的學生已接近退休的年齡了,一幌就是幾十年。我很眷戀那片黑土地,眷戀那無悔的青春!我一直想去那里看看,去尋找青春的記憶!
人們敘述的當年知青下鄉的艱苦,我都贊同,也十分同情他們,但比起早期革命的紅軍戰士,八路軍戰士,解放軍戰士,他們為了祖國未來,出生入死,那才是最苦最苦的艱辛,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永久的懷念。
上山下鄉的,男知青一個勞動日工分7分,女知青6.5分,一天一個10分工0.2元,一天干三晌活,雖然收入微薄,卻信心滿滿,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不計個人得失,奮發向上的,遺憾的是沒有留下一張照片
照片留下不易,知青下鄉接受教育,非常必要。下過鄉的都認為這是他們一生的財富。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知青們推著獨輪車運土,干得熱火朝天。下鄉再教育的時光,我干過大田鋤草,積肥,趕牛車,繳公糧,以前學校畢業到單位報到后:都會去勞動鍛煉一年:再回單位上班: 學生上山下鄉:干部下放勞動:這些舉措都鍛煉了學生.干部.的思想及身體:勤勤懇懇工作一輩子:不計報酬:任勞任怨:都是有思想基礎做鋪墊的. 那個年代五谷不分:四體不勤:貪圖享樂:自私自利.會被社會淘汰:唾棄:
那一代的青年人都是朝氣蓬勃的,不怕艱苦,樂觀向上!那年代雖然缺衣少食,但各行各業,老老少少真的是干勁十足,朝氣澎湃的! 現在吃好穿好反而缺乏精氣神了!
且不說顏值,單說真誠、幸福的笑容,如今少見。難忘的知青下鄉鍛煉歲月,空前絕后,太值得懷念和紀念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美自心中生。那時的美,能溶化人的心。
知青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也感謝農村的鄉親們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們開心的度過了那個值得記住的那個時光!知青生活,刻骨銘心。 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忍辱負重,砥礪前行。 歲月滄桑,終身難忘。
扛槍站崗,燃燒的激情,荒廢的年華。不愿回首,再回首。默默無語老淚流。
火紅的年代,最美的青春,激情的歲月,奮斗的足跡。向知青致敬!
勞動光榮的年代!那個時代年輕人都是以工作至上,為人民服務為榮,勤儉持家美!
那時人的笑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是充滿自信幸福的笑,是贊美自己青春的笑。真實的快樂,真實的幸福,不正是我們今天生活的一個縮影嗎!
上山下鄉,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為,熱情洋溢,朝氣蓬勃,積極向上,艱苦奮斗!
那時的美女,洗盡鉛華,天生麗質,純真的美,美的樸實,不象現今實施的整容,而手機P出來的美女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