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想起大一上期那半年的生活,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overwhelm的感覺。
那個年代,大學生還被稱作天之驕子,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會有些飄飄然。鄰近幾個村出來一個大學生,大家高興地放一場電影來慶祝。
記得大學的迎新活動就是聚在大禮堂看文藝演出,看完不禁感嘆大學的高雅和磅礴氣勢。剛進校園時的新鮮和榮耀,很快被一個月的軍訓生活中教官的嚴厲打回原形。更有甚者,第一次上英語泛讀及聽力課程讓人完全摸不著門。老師讓聽的一段聽力材料,一個單詞都沒聽清楚;老師讓5分鐘讀完一篇文章,似乎只讀了幾句話。還要回答題目,全靠懵。漸漸地,各個學科大部頭專業書籍撲面而來,應接不暇。甚至內心感覺大學教授寫的書太散,不知道究竟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在有限的時間看完這些書籍都困難,何談理解掌握甚至背誦。還有一門公共課程計算機語言課程,以前從未見過計算機,現在一星期都不能保證上機操作一次,等有機會進機房操作,開機后屏幕上全是英語,最可恨的是:很多單詞都只有一半還是簡寫,生詞多,而且不按中學學的語法,操作系統都看不懂。高中時學的知識似乎這里全都用不上,高考時的高分全都歸零。
大學生活除學習以外,剩余的時間比高中多了很多。有的同學會彈吉他會唱歌,有的會書法,有的社會活動能力強,參加學生會或學校社團活動,有的會運動。有的同學很有魅力,軍訓開始,就逐步發展出成雙成對。有的同學還相當刁蠻,不好交往。想想自己,高中時候還可以算會讀書,成績有些傲人,現在連讀書也不會了,挫敗感在所難免。
那種overwhelm感整整陪伴了我大一上期那半年。到了大一下期,隨著與老師和同學們的熟悉,隨著對大學學習生活的了解,情況才慢慢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