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惠游山東 2020.10.01
“濟泰同城化”的說法已經不止今年出現(xiàn),但是今年卻尤為明顯,要想濟南泰安這兩個兄弟城市進行融合,那么首先就要先聯(lián)通起兩座城市,交通必然要更加方便,K919公交往返濟南與泰安、肥城新增通往濟南公交、即將通車的濟泰高速、計劃建設的濟棗高鐵等等,都在為濟泰同城化進行前期的鋪墊工作,即將開通的濟泰高速正在全力沖刺完成通車目標,通車后,即可完成半小時城市圈,濟南到泰安更方便,泰安去濟南也更便捷,這樣自然而然的就能融合兩座城的市民,增加濟泰兩城的交互。
9月1日,泰安向濟南市民發(fā)行了“濟泰同城暢游泰山”優(yōu)惠年卡,這就意味著可以享受到泰安人登泰山所享受的待遇,與此同時,濟南也同時向泰安等8個省內周邊城市發(fā)售濟南市公園通游年票,泰安在內的八市市民可享受濟南公園年票同城待遇。
從以上可以看出,融合大勢所趨,融合后也不僅僅是1+1=2,而是遠大于2,不管是旅游也好、經濟也罷,“濟泰同城化”對兩地的市民帶來的不僅于此,濟泰建立半小時生活圈之后,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兩地生活的融合,濟南上班,泰安買房這種的也不在少數(shù),在泰安的郊區(qū)買房,去濟南上班,白天是喧囂的城市,夜晚是寧靜的鄉(xiāng)村,而濟泰同城化讓這兩種模式的切換時間變得更短,相信未來兩地的郊區(qū)也會因為“濟泰同城化”的帶動,從而達到新的發(fā)展前景。
話不多說,再次欣賞一下美麗的泰山。
泰山,雄偉壯麗,氣勢磅礴,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岱頂景色千姿百態(tài),奇峰怪石,林海松濤,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大自然為岱頂創(chuàng)造出旭日東升,云海玉盤,碧霞寶光,晚霞夕照等獨特的自然奇觀,泰山巍峨峻秀的自然景觀令世人慨嘆,是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融合一體的旅游勝地。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因為東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中國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于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tǒng)一,權力的象征。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相傳遠古時期,黃帝曾登過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前219年)、秦二世、漢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前104年、前103年、前98年、前93年、前89年)、漢光武帝(56年)、漢章帝(85年)、漢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則天、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泰山極頂天氣瞬息萬變,時而山風呼嘯,云霧彌漫,如墜混沌世界,時而白云滾滾,如浪似雪,有時烏云翻騰,翻江倒海,片片白云與滾滾烏云融為一體,匯成上下翻滾的大浪,瞬間變幻出多姿多彩的景色,妙趣橫生,氣勢壯觀,令人贊嘆不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