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喜歡錢嗎,因為我沒吃苦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可見,金錢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是有好有壞,吃過錢的苦的人就會明白其中意思。
巴菲特曾說:“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于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追求金錢,認為有錢就有了一切,年輕時的時候追求金錢沒有錯,但若是到了一定的年紀還在追求,那就有點悲哀。
尤其是現在已經奔五的70后,此時你已經兒女雙全,該考慮的不應該再是有沒有錢,致70后:你真正的悲哀之處,并不是沒有錢。
70后的你,最可悲的不是沒有金錢,而是沒到老年就已經失去了奮斗向上的方向,對自己的后半生依舊很迷茫,已經年過半百,卻依舊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這遠比沒有錢更悲哀。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失去了敢拼敢做的勇氣,很多人一到中年就什么事情也不愿做,從內心就覺得自己已經過了打拼的年紀,年輕時的那種拼勁也已經被歲月磨滅了。
沒有拼搏向上的勇氣,那生活便是一片迷茫,如果這種迷茫一直停留在身邊,那倒了晚年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
除了拼搏的勇氣,還有一個悲哀之處,就是忘了初心,人這一生最成功的事情不是有多少錢,而是到了晚年,回首自己的一生不留遺憾,問心無愧。
失去初心的70后,大多都會隨波逐流,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安于現狀,相比于這個年紀還沒有錢,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更可悲。
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時,自己已經頭上有了白發,內心也沒有了最初那種強烈的欲望,最多的只有遺憾,最后只能在遺憾中度過余生。
如果說沒有拼搏的勇氣和初心可悲的話,那沒有經歷更悲哀,都說“不枉此生”,而不枉此生就要經歷很多事情,人世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都嘗一遍,那才是真正的不枉此生。
無論這些經歷是提幸福甜蜜的,還是讓人心痛的,到晚年的時候,回憶起來都是沒有遺憾的,如果一個人一生什么都沒有經歷過,那才是真的枉為人。
到了這個年紀,才會意識到當初放棄一切去爭取的房子、車子,只要腳踏實地,努力工作,慢慢都會有的,相比于這些身外之物,人生沒有經歷才是最悲哀的,畢竟人生不能重來一次。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口袋沒錢,心里沒錢,輕松一輩子;口袋有錢,心里有錢,勞累一輩子;口袋沒錢,心里有錢,痛苦一輩子;口袋有錢,心里沒錢,快樂一輩子。”
在這個世上,比金錢重要的東西有很多,生命和時間就是其中之一,誰的生命都是一次性的,虛度光陰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作為70后的你,該努力找準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去實現自己內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