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酒局比較多,有同學(xué)、有同事、有好友,喝完基本都是深夜了,過程都是歡快愉悅的,但第二天醒來,回想前一天的所作所為,總有一些后悔說的話、做的事,再加上有時候,朋友會反饋一些,就更讓人后悔難堪了。難免就會產(chǎn)生一些焦慮情緒,加上酒還未醒的難受,生理加心理的雙重損耗,讓人確實有戒酒的沖動。
但現(xiàn)實是,煙可以戒,戒酒似乎確實挺難的,戒煙是自己的事,不抽也就不抽了,戒酒就是圈子的事,說不喝真的比較難,酒精畢竟是社交的潤滑劑。就像本涅特說過的“酒能給社交場帶來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帶來的熱鬧氣氛”。所以,酒是增強人社會屬性的催化劑。
基于此,想戒,但又戒不掉,就抽空看了看酒精作用人體的過程。
先說生理上,醉酒以后的痛苦。
很多人第二天醒來,依然頭痛難耐,惡心嘔吐,這主要是因為酒精中的乙醇刺激了大腦神經(jīng),導(dǎo)致大腦血管擴張,引起血管擴張性頭痛。還有一個原因是某些酒,雜醇油含量太高,也能使神經(jīng)充血,引起頭痛的方式和乙醇一樣,但它比乙醇危害更大,更難代謝,在體能留存時間更長。雜醇油是釀酒工藝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物質(zhì),一般品牌酒,控制的都還不錯。所以實在要喝,還是喝些好酒。
長期飲酒對大腦、肝臟、心臟都有很大的損害,特別是肝臟。
再說心理上的,喝酒以后的情緒波動。
喝酒讓人產(chǎn)生情緒變化,主要還是因為酒精強大的抑制作用。只需要幾杯酒,就能降低大腦前額皮質(zhì)抑制控制的能力,前額皮層在我們的社交過程中極為重要,我們做決策,管理自己,進行社交,都需要用到這個大腦區(qū)域。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有“酒精讓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感覺。酒后胡言亂語就是這原因。
還有,酒精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濃度,我們都知道多巴胺會讓人感覺到愉悅和興奮,這就會讓你喝了還想喝,不把自己徹底放倒,根本停不下來。
酒精讓人產(chǎn)生的變化還很多,我主要想從這兩個方面談?wù)勑睦碜兓?/p>
前額皮層的失控,往往會讓我們說一些不該說的,做不該做的。第二天,反省時產(chǎn)生焦慮情緒是肯定的,因為你總擔(dān)心因為那一句話或者哪一件事,影響了社會關(guān)系。
喝酒時的高濃度多巴胺,會讓你快樂忘我。第二天多巴胺恢復(fù)正常,就會有一種莫名的失落。
這兩種情緒長時間疊加,會讓人產(chǎn)生一系列負面情緒,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好的,可能會很快恢復(fù)。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差的,很有可能就會通過繼續(xù)喝酒,而自我緩解,獲取自我滿足,最后就成癮了。但凡能讓人產(chǎn)生大量多巴胺的東西,都是易成癮物質(zhì)。
說實話,說戒酒,也許就是這回難受呢,這么想。過幾天緩過來了,估計別人一叫,又跑去趕場子了,這就是賤皮子。
但遲早是要戒,因為喝酒真的不舒服,傷身、傷心。目前就盡量少喝點吧,努力把自己的前額皮層,控制在自己的理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