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發病率最高的頸椎病,這種病也是十分的常見,醫學最早頸椎病概念大多源于神經根型,這種病癥因病變部位不一樣,神經根受壓輕重也不一樣,所以癥狀表現也就不一樣,例如,病變位于頸4以上。疼痛就會在頭、頸、頂背部,也頸型頸椎病的癥狀相似。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體征有很多種,經活動受限、壓痛點、神經根欠賬實驗、亞丁試驗陽性、感覺改變、推反射改變、肌力改變、肌張力改變等。這些體征都寫什么表現,在這里只是簡單的介紹一下,神經根型頸椎病,一般皆有肌張力改變。發病初期或急性發作期.支配該肌肉的神經根受到激惹,表現為肌張力增高,甚至出現肌痙攣,當支配該肌肉的神經根受到抑制時,則出現肌張力減低,即肌肉松弛發軟,多發生在疾病的慢性期或中后期.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也表現在很多方面,例如頸椎旁疼痛、頭頸不能活動,頸背肌肉痙攣疼痛,時常打噴嚏,劇烈的咳嗽,有時深呼吸都會加劇疼痛。平時還會感覺身體麻木,酸痛,這些都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
患了頸椎病會引起肩膀酸痛,嚴重的可能會頭暈、惡心等。而且也會給身體帶來嚴重“內傷”如高血壓、心臟病、胃部不適……這些看似與頸椎病風馬牛不相及的疾病,都有可能由頸椎問題所引發。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頸椎病引起的內傷。
一、為何頸椎病易引起“內傷”?
頸部是連接頭部與軀干的部位,位置極其重要,并且這里的血管與神經非常豐富,頸椎出了事,就可能連累全身。這與頸椎病導致的頸部動脈供血失常以及頸部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引發的功能紊亂都有關系。
具體來說,頸部的交感神經節附著于頸椎的橫突上,當頸椎錯位使橫突移位,或頸椎錯位引起無菌性炎癥后,刺激交感神經節,就可能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從而使腦血管痙攣,造成血壓升高。如果這種刺激持續存在,就會影響腦血管的舒縮中樞功能,使得頸椎病患者患上高血壓。
除此之外,頸椎前部如果有骨刺生長,還會壓迫食管,導致患者出現消化問題。有的頸椎病患者時常感覺“吃飯堵得慌”、“胃里燒得慌”,其實未必都是消化系統的病變,很有可能都是頸椎骨質增生惹的禍。另外,在一些情況下,頸椎問題會使頸部神經受到刺激,心臟會因為這種神經刺激而變得異常,使患者出現心慌、胸悶氣短、胸背部疼痛等癥狀,感覺自己患了心臟病。
二、如何辨別是否頸椎惹的禍?
總體來講,由頸椎病所誘發的高血壓、心臟病和胃部疾病等,其發病率并不高,但由于容易被誤診,有的患者會自行服藥治療,因此極易耽誤病情,甚至引起嚴重后果。
那么,如何判斷這些疾病是否由頸椎病引起的呢?可以通過一些細節來辨別。
例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通常只是血壓比較高,且服用降壓藥后血壓會很快平穩下來。而頸性高血壓患者,除血壓高外,還會伴有頸椎病的癥狀,如頭痛、頭暈、頸肩背部強直或疼痛、上肢無力、手麻等。還有一點很明顯的表現,即此類血壓高不容易藥物控制,當頸椎病的癥狀加重時,血壓會升高得更厲害,當頸椎病癥狀緩解時,血壓也會隨之下降,這是判斷頸椎病性高血壓的一個重要依據。
對于頸椎病引起的消化道不適和心臟問題,判斷依據也類似。感覺“胃燒得慌”時,可以吃些抑酸藥物;感到心慌、氣短、胸背部疼痛時,可以查一查心電圖,吃點擴張血管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