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第41號公告的解讀
適應商事主體多元化形勢下與時俱進的個人所得稅政策

  2011年7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終止投資經營收回款項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第41號公告),該文件對在商事主體多元化形勢下,個人投資于不同商事主體的個人所得稅政策進行了界定,可謂與時俱進。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九款規定,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該定義只明確股權轉讓包含在財產轉讓所得的范圍內,并未列舉個人投資于合伙企業,或者不成立任何企業實體進行單項目合作時,轉讓合伙權益或者收回投資的所得是否屬于財產轉讓所得,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投資于非公司制企業各類商事主體的情形越來越多,41號公告與時俱進,對個人從各種商事主體終止投資經營收回款項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進行了明確。企業所得稅中,類似的概念稱之為“權益性投資”,41號公告實質是引入了該概念,以概括對各種商事主體出資以共享利潤,共擔風險,而非取得固定利息為目的投資。

  41號公告的基本精神可以用用2、3、2來表述,即: 兩種分類模式,三項注意要點,兩個反避稅措施。

  兩種分類模式。

  按照接受投資的常見商事主體類型,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投資于公司制企業,體現為股權;第二類,投資于合伙企業,體現為合伙權益;第三類,投資于合作項目,體現為合作權益等。

  按照投資者取得款項模式,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從被投資的商事主體取得的款項,類似于撤資或清算;第二類,從其他投資者取得的款項,類似于股權轉讓。

  三項注意要點。在運用41號公告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到“財產轉讓所得與股息紅利所得的區別”、“合伙企業已稅利潤與未稅權益的區分”、“權益轉讓或撤資時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的區別”。

  兩項反避稅措施。第一,41號公告將個人取得的違約金、補償金、賠償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項等,均視為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防止納稅人運用各種名目規避權益轉讓的財產轉讓所得;第二,41號公告的征管問題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文件規定執行,也意在強調權益轉讓的價格必須公允,以具體的征管程序防止避稅。

  41號公告給出了轉讓權益或撤出權益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方法,具體分析如下:

  案例一:投資于公司制企業并轉讓股權。

  2009年,張先生以現金1000萬元投資于M公司,占M公司股權40%,截止2011年1月M公司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總額為1500萬元,其中張先生所占份額為600萬元,2011年1月張先生以2000萬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股權轉讓給A公司。

  (一)根據國稅函[2009]285號文件規定精神,張先生股權轉讓所得屬于財產轉讓所得,繳納稅款計算如下:

  張先生財產轉讓所得=2000-1000=1000(萬元)

  個人所得稅=1000萬×20%=200(萬元)

  張先生該項股權之所以能夠以2000萬元價格轉讓,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M公司有其600萬元的未分配利潤,由于無論是股息紅利所得還是財產轉讓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均為20%,因此41號公告未區分也沒有必要加以區分2000萬元股權轉讓收入中股權轉讓收益與未分配利潤收益的區別。

  (二)如果投資者是法人制企業,例如:A公司將1000萬元現金投資于M公司,其他條件與上例相同。根據國稅函[2010]79號文件第三條規定,股權轉讓所得,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A公司股權轉讓所得=2000-1000=1000(萬元)

  企業所得稅=1000×25%=250(萬元)

  總結:無論個人所得稅還是企業所得稅在股權轉讓時,其轉讓所得均不考慮股權轉讓收入中的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一律視為股權轉讓收入的一部分處理。

  案例二:投資于公司制企業并撤資。

  2010年,張先生以現金1000萬元投資于M公司,占M公司股權40%,截止2011年1月M公司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總額為1500萬元,其中張先生所占份額為600萬元,2011年2月張先生以減少注冊資本的方式撤資,并從M公司取得了2000萬元撤資收入。

  (一)根據41號公告規定,張先生因各種原因從所投資的企業終止投資取得的所得,定性為財產轉讓所得,因此其繳稅方式同股權轉讓相同,其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張先生財產轉讓所得=2000-1000=1000(萬元),

  個人所得稅=1000萬×20%=200(萬元)。

  如果M公司注銷清算,張先生取得2000萬元剩余資產,其個人所得稅處理同上。

  (二)如果投資者是法人制企業,例如:A公司將1000萬元現金投資于M公司,其他條件與上例相同。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第34號公告規定,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其取得的資產中,相當于初始出資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收回;相當于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因此,企業所得稅撤資同個人所得稅撤資的繳納方式不同,計算如下:

  A公司股權轉讓所得=2000-1000-600=400(萬元)

  企業所得稅=400×25%=100(萬元)

  如果A公司注銷清算分得剩余資產,根據財稅[2009]60號文件規定,企業所得稅處理同上。

  總結:在撤資或企業清算,投資者取得資產或剩余資產時,由于個人所得稅中的股息紅利所得按照20%繳納個人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稅率也是20%,兩者稅負相同,因此41號公告對個人撤資或清算,未區分未分利潤盈余公積與財產轉讓所得,一律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企業所得稅中的股息紅利所得,滿足稅法規定條件下屬于免稅收入,因此企業所得稅需要區分免稅的股息所得與應稅的財產轉讓所得。

  即,在股權轉讓中,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對于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的處理方式相同,而撤資或清算的處理方式不同。

  案例三:投資于合伙企業

  2010年初,張先生以1000萬元現金投資于M合伙企業,按照合伙協議,張先生享有M合伙企業40%的利潤,2010年M合伙企業取得了利潤1500萬元,M合伙企業當年未分配利潤。2011年初張先生將合伙權益轉讓,并取得2000萬元。

  (一)2010年M合伙企業取得了1500萬元利潤,根據財稅[2009]159號文件規定,合伙企業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因此張先生應分未分的600萬元利潤,M合伙企業應扣繳個人所得稅=600萬×35%-0.675萬= 209.325萬元,剩余390.675萬元為張先生應實際取得合伙利潤。

  2011年張先生將合伙權益轉讓時取得2000萬元,其中390.675萬元為2010年的已稅利潤,不能再次繳稅,其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張先生財產轉讓所得=2000萬-390.675萬元-1000萬=609.325(萬元)。

  個人所得稅=609.325×20%=121.865(萬元)

  如果張先生不是將合伙權益轉讓,而是撤伙,其個人所得稅計算同上。

  (二)如果投資方是A公司,其他條件與上例相同。

  2010年,同樣依據財稅[2009]59號文件規定,A公司應該繳納其享有的600萬元利潤部分的企業所得稅,即:600萬 ×25%=150(萬元)剩余450萬元為A公司已稅未分的利潤。

  2011年,A公司將合伙權益轉讓時,取得了2000萬元,其中 600萬元是已稅利潤,因此應納稅所得額=2000-1000-600=400(萬元),應該繳納企業所得稅=400 ×25%=100(萬元)

  如果A公司不是將合伙權益轉讓,而是撤伙,其企業所得稅計算同上。

  總結:由于合伙企業采取“先分后稅”,即使合伙利潤當年未分配,對于法人合伙人和自然人合伙人仍需要按規定繳納稅款,因此待轉讓合伙權益或撤伙時,由于已稅未分配利潤已經繳納過稅款,已稅利潤應當從財產轉讓所得中扣減。

  案例四:投資于合作項目

  2010年,張先生以現金10000萬元與M公司合作建房,合同約定待項目銷售完畢后,雙方按照25%:75%的比例來分配項目利潤。2011年,張先生急需資金,因此將其對該項目擁有的權益轉讓給A公司,取得權益轉讓價15000萬元。

  (一)張先生財產轉讓所得=15000-10000=5000(萬元)

  張先生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20%=1000(萬元)

  即張先生合作項目權益的轉讓繳納稅款計算方法同轉讓股權相同。

  (二)如果上例中張先生未轉讓項目合作權益,而是待該項目完工并出售后,從合作項目中分得資金20000萬元。則張先生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張先生財產轉讓所得=20000-10000=10000(萬元)

  個人所得稅=10000×20%=2000(萬元)

  即,張先生從項目中取得的資金,不區分項目利潤還是權益收回利得,一律視同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2010年,A公司以現金10000萬元與M公司合作建房,合同約定待項目完工后,雙方按照25%:75%的比例來分配項目利潤。項目銷售完畢后,A公司從項目中分得資金20000萬元。

  由于M公司分給A公司的項目利潤已經在M公司全額繳納過企業所得稅,屬于稅后利潤,因此國稅發[2009]31號文件第36條第2款規定,對于A公司項目投資視同股權投資,對分得的利潤10000萬元視同股息紅利所得。A公司企業所得稅計算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20000-10000-10000=0。

  目前,只有國稅發[2009]31號文件對項目投資合作建房的企業所得稅處理方法進行了界定,對于其他合作經營項目,法人企業從項目分得的資金如何進行稅務處理,現行稅收政策并未明確,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稅收原則處理。

  總結:對投資于合作經營的項目,無論轉讓合作權益還是終止經營回收投資,個人所得稅均對回收資金與投入資金的差額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法人投資者合作建房分回資金與投入資金之間的差額視同股息紅利所得,不繳納企業所得稅;法人投資者投資于其他合作項目分回資金與投入資金差額按照股息紅利,抑或是利息收入,目前政策并不明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關于權益性投資所得企業所得稅相關納稅實例解析
為什么選擇“有限合伙”作為持股平臺?
合伙企業份額轉讓稅務問題
PE實務:有限合伙制基金與公司制基金稅負比較、分析
股權投資基金稅收及優惠政策總結
解析對比:在稅負上,員工持股平臺設立的三種形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惠安县| 平昌县| 嘉荫县| 吴旗县| 盱眙县| 自治县| 普兰店市| 西充县| 喀喇沁旗| 南澳县| 伊金霍洛旗| 新安县| 宜州市| 武功县| 城步| 盐城市| 桐城市| 新乡市| 龙口市| 许昌县| 上栗县| 垦利县| 浙江省| 遂川县| 厦门市| 临朐县| 建德市| 循化| 瓦房店市| 太仓市| 卢湾区| 阿拉善左旗| 阜宁县| 广西| 云南省| 明溪县| 右玉县| 邵阳县| 新郑市|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