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冷空氣造訪,廣州天氣格外干燥,身邊不少人開始傳來咳嗽聲。在藥店更有不少老年人購買藥物,其中大部分為止咳平喘、化痰的藥物。針對老年人的久咳,呼吸科專家表示,長期咳嗽,耗傷肺陰,容易導致肺陰虛咳嗽。此時,治療應以養陰滋陰,清肺止咳為主。
久咳為何導致肺陰虛
秋冬季節咳嗽的病人明顯增多,其中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小孩為高發人群。68歲的老王進入秋冬之后一直飽受咳、痰、喘的困擾,晚上尤其厲害,還特別容易口干,經常喝水,影響了睡眠質量。因為久咳不愈,他感覺自己全身乏力,脾氣暴躁。
到中醫院去就診,醫生認為老王是久咳傷肺,引起肺陰虛。專家表示,秋冬干燥,燥邪為害,最易耗傷人體的津液,形成陰津虧損的病變,由于肺陰不足,虛火內生,灼液成痰,膠固難出,所以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陰液不足,上不能滋潤咽喉則口燥咽干,外不能濡養肌肉則形體消瘦。虛熱內熾則午后潮熱,五心煩熱。
所以,出現肺陰虛咳嗽的人群常常會出現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燥咽干、形體消瘦、午后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甚至痰中帶血、聲音嘶啞、舌紅少津等典型癥狀。
肺陰虛需養陰清肺止咳
中醫認為,長期咳嗽,肺陰虧損,同時還會有陰虛火旺的癥候。所以,臨床表現各具特點,治法上各有側重,但總體中不外乎滋陰清肺,止咳化痰之法。
據了解,潘高壽養陰清肺合劑能夠養陰潤肺、清熱利咽,有效治療內傷所致肺陰虧損所引起的干咳、少痰或無痰等癥狀。該品為獨家品種,源于清代古方“養陰清肺湯”,專治陰虛咳嗽。方中多采用具有養陰清虛熱的中藥材,如地黃甘寒入腎,滋陰壯水,清熱涼血;玄參滋陰降火,解毒利咽;麥冬養陰清肺。
專家介紹,潘高壽養陰清肺合劑,再配一盒西洋參含片或西洋參茶一起吃,益氣養陰效果更好。
需辨證治咳,以防久咳傷肺
據廣州市海王星辰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秋冬季在藥店購買的OTC藥物中,超過七成都是止咳平喘的藥。但是如何選擇正確的止咳藥呢?
從中醫角度來看,咳嗽不止分寒、熱,還分痰、燥、表、里,看似復雜,白云山(45.490, 0.72, 1.61%)潘高壽總結簡單易懂的“輕問診”,通過有痰無痰、咳嗽時間初步分辨咳嗽的類型:
咳嗽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具有季節特點。一般來講,秋季燥咳多發,冬春季寒咳多發。不同原因引發的咳嗽,需根據辨證結果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否則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適得其反,貽誤病情。常見咳嗽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風熱咳嗽】
常見癥狀:痰黏黃,咳而不爽,常伴有口渴咽痛、發熱、鼻流黃濁涕等癥狀。
發病原因:外感風熱之邪氣,或過食辛辣煎炸、肥膩之品,導致胃腸積熱,內熱循經上傳于肺,加之外感風邪,引起風熱咳嗽。
治療方法:清熱化痰止咳。
用藥推薦:常用中藥有蛇膽川貝液、治咳川貝枇杷露、克咳片等。
【風寒咳嗽】
常見癥狀:痰稀白,咳嗽聲重,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噴嚏不斷等癥狀。
發病原因:氣溫驟變,或機體抵御能力不足,風寒邪氣侵襲,引起風寒咳嗽。
治療方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用藥推薦:常用中藥杏蘇止咳口服液、半夏糖漿、蘇黃膠囊等。
【風燥咳嗽】
常見癥狀:干咳無痰,或有痰不易咯出,常伴有咽癢、唇鼻干燥、大便秘結等癥狀。
發病原因:因感受風燥邪氣,或感受風熱,化燥傷陰,肺臟津液被灼,引起風燥咳嗽。
治療方法:潤燥止咳。
用藥推薦:常用中藥蜜煉川貝枇杷膏、蛇膽川貝枇杷膏等。
【肺陰虛咳嗽】
常見癥狀:干咳無痰、久咳,常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煩熱,伴有氣短乏力、神疲倦怠等癥狀。另外,陰虛咳嗽多病勢緩而病程長,午后、黃昏或夜間咳嗽加重。
發病原因:肺陰不足,或因外感咳嗽治療不當,久咳傷陰致成肺陰虛咳嗽。
治療原則:養陰滋陰,清肺止咳。
用藥推薦:常用中藥有養陰清肺合劑、養陰清肺膏等。
飲食養肺
養陰潤肺食譜推薦:麥冬粥
食材: 麥冬30 克,粳米100 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將麥冬切碎入鍋,加入清水適量,先浸泡2 小時,然后煎煮40 分鐘,取汁。將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以大火燒拂,再用小火煎煮15分鐘,加入麥冬汁和少量冰糖,繼續用文火煎熬20分鐘,米熟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