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皇五帝,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話指的是歷史時期。即“三皇五帝時代”,又稱“上古時代”、“遠古時代”或“神話時代”。也可以簡稱為“三皇五帝”。
五帝關系表
在中國最早的古史系統之古史傳說中,三皇五帝廣為流傳,到戰國時期早有把三皇五帝之說載入史冊。三皇五帝率領民眾開創了中華上古文明,近現代考古發現了大量與這一時期相對應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三皇五帝時期確實存在。
關于三皇五帝說法不一,根據典籍記載,有以下幾種說法。
三皇:
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記·補三皇本紀》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斗樞》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
五帝: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五帝德》,《呂氏春秋》、《史記·五帝本紀》記載。
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出自《戰國策·趙策》、《易·系辭》,《莊子》、《淮南子·淑真訓》、《三統歷》記載。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載,《禮記·月令》亦同此說,《潛夫論》采用。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尚書序》。
黃帝、少昊、顓頊、嚳、堯;《通鑒外紀》及《路史發揮》引梁武帝蕭衍畫像碑述,以為五帝。
“三皇說”所指諸人,是中國祖先處于史前各個不同文化階段的象征。燧人、包羲(伏羲)分別代表蒙昧時期的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
“五帝說”所指諸人,主要是父系家長制的部落聯盟鼎盛時期及其解體時實行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一些君王或軍事首長人物。
在中國華夏文明的古史傳說中,三皇五帝廣為流傳,屬于華夏文明。中國的祖先們處于不同時期,都存在著不同的代表人物,女媧是創世紀的人物,和伏羲一起創造人類,以及世間萬物,神農代表的是野蠻時代。到了五帝之說,指的是部落聯盟鼎盛時期的代表,也是當時的軍事民主制時期的重要人物。
中國地名·姓氏∣傳承弘揚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