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碎戲
碎在陜西話中,是小的意思,不過有時候,碎事情也能鬧出大動靜。陜西電視臺的兩檔以“碎戲”欄目劇,以每年播出700多集的容量,帶動了陜西影視生產一個全新產業,而在2007年《百家碎戲》播出的《爭老白》還在全國評獎中拿了一等獎。碎戲,已成為了陜西影視的練兵場。
碎戲的誕生
由陜西電視臺打造的一檔陜西方言欄目劇《都市碎戲》, 在省內眾多的電視欄目中很快的 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一檔強有力的品牌欄目,屢創陜西地區收視率新高,遠遠超過一般電視劇的收視率,并且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該劇導演全部為年輕導演,演員全部啟用業余演員,讓老百姓自己演繹自己的故事。隨后2005年11月份在陜西一套又強力推出一檔《百家碎戲》。
題材多樣化是“碎戲”的特點,許多新聞事件是“碎戲”題材的重要來源。它的故事取材于百姓生活,講的都是發生在西安的人和事,演員大都是普通的群眾演員。它的選取雖是小事,但均是有意義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為主。
碎戲的意義
首先,看一集碎戲的時間短,只需要28分鐘。 碎戲都是一集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觀眾不用象看連續劇那樣花費很多時間;不會擔心漏看一集就心生遺憾。也就是說,碎戲的樣式滿足了生活節奏變快后觀眾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