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歲的溥儀就登上了皇位,宮里給他請了許多的先生,教他讀書,后來還為他挑了一位德才兼備的皇后——婉容。少時的溥儀,在紫禁城內每日能做的就是讀書認字,騎射玩耍,他一步都不能踏出紫禁城,因為城外早已變了天,只有在這城內,他才是皇帝。
01溥儀被趕下了臺
1912年,搖搖欲墜的清王朝終于迎來了覆滅,隨著隆裕皇太后的一道《退位詔書》,宣統皇帝退位,溥儀結束了他的第一段皇帝生涯。
雖然說退位了,但是溥儀是根正苗紅的皇家血統,他仍然不是普通人,日本人對他就起了利用之心,他跟隨著日本人在中國東北創立了“偽滿洲國”,又當起了他的皇帝,這次和在紫禁城其實沒什么區別,他仍然沒有實權,只是個傀儡皇帝而已。其實從一出生開始,溥儀的人生就已經不能由他做主了,處處都被人限制著,但是他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
所有非正義的戰爭失敗是必然的,所以日本很快就迎來了他們的失敗,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后,溥儀也淪為了階下囚。
02想要逃跑的溥儀被抓了
失去日本這一靠山之后,溥儀害怕自己的生命會受到危險,于是他搭乘了日本人的飛機想跟隨他們一起去到日本,只是這架飛機在中途被蘇聯紅軍攔下了,溥儀當時特別害怕蘇聯紅軍會將他送回到中國接受審判,但是無奈他又聽不懂俄語,只能在心里暗暗揣測蘇聯紅軍的意圖。不過很快,他的憂慮就被消除了,他得知自己將會作為重要的人證被送往遠東國際法庭,他要在那里控訴日軍在中國犯下的一切罪行。
03溥儀在遠東軍事法庭的8天
第一天出庭的溥儀,身穿藍色的戰犯服,旁聽席上人山人海的,大家都想一睹清朝末代皇帝的真容。以前溥儀都是高高在上的,即使入獄了,身邊也有人服侍,第一次經歷這種場合他顯得有些緊張,因為在偽滿洲國做了十幾年的皇帝,溥儀可以說和日本人是一條繩索上的螞蚱,國內對溥儀也是聲討聲一片,為了給自己脫罪,在開庭之前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套完美的開場白,但是法庭并不買賬,不過溥儀的陳述確實起到了作用,給法庭提供了大量證據。
再次出庭的溥儀,舉止投足之間就顯得自然多了,而且也展現了末代皇帝的氣勢,對方律師處處給溥儀下套,就想讓他說出,當時前去偽滿洲國是他的個人意愿,因為這樣就可以推翻溥儀的所有供詞,但是不管對方如何詭辯,溥儀始終不動如山,巧妙的應對著各種陷阱。
最后,對方律師只好使出心理戰術,想瓦解溥儀的心理防線,他說,不管溥儀在法庭上怎么說,他在中國都是通緝犯的身份,這是改變不了的。這番話確實起到了一點作用,但最終溥儀還是堅持自己的立場,不管布萊克尼使出什么招數,溥儀都能始終不說出他期待的那句話,那幾天的溥儀,坐在證人席,猶如坐在他的王座上一樣,靜靜的看著猶如跳梁小丑一樣的布萊克尼表演,而他擁有著無與倫比的自信、大膽,再也不是人們口中那個懦弱的“傀儡”皇帝。
當時美國的媒體調侃道,審判中的溥儀對自己的表現非常滿意,當他退場時,有種戰士歸來的榮譽感。不難看出美國媒體這是在諷刺溥儀,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8天里,溥儀就像一個王者一樣,他為制裁日本戰犯提供了許多有力證據,也將自己丟失多年的尊嚴找了回來。